过客纷纷总不知,先公事迹竹溪碑。
坡轩不荐山僧意,也觅西厢待月诗。

注释:

过客纷纷总不知,先公事迹竹溪碑。

过客们匆匆而过,都不曾了解先公的事迹,只有那位于竹溪的碑文记录着先公的功绩。

坡轩不荐山僧意,也觅西厢待月诗。

苏轼的书房中,没有推荐山僧的文章,他也曾寻找那些等待月色下的诗句,寄托自己的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先人的诗歌,通过描绘竹林中的一块碑文,表达了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句“过客纷纷总不知,先公事迹竹溪碑”。意思是说,那些匆匆而过的过客们,都无法了解到先公的事迹,只有那块在竹溪边的碑文,记录着先公的功绩。这里的“过客”指那些匆匆而过的人们,他们无法深入了解先公的事迹和品格,只能从竹溪边的那块碑文上了解一二。而“先公事迹”则是指先公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这些事迹和成就都是值得后人铭记和学习的。

次句“坡轩不荐山僧意,也觅西厢待月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苏轼的书房中,并没有推荐山僧的文章,但他也曾寻找那些等待月色下的诗句,寄托自己的情怀。这里的“坡轩”指的是苏轼的书房,“荐”在这里是推荐的意思,而“山僧”则是指山林中的僧人。苏轼的书房中并没有推荐山僧的文章,但他也曾寻找那些等待月色下的诗句,寄托自己的情怀。这表明苏轼对先公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对诗词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歌通过对先公事迹的描述和对苏轼书房中诗词艺术的描绘,表达了对先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对竹林中的那块碑文、东坡书房中的诗词艺术作品的描绘,展现了先公的功绩和苏轼的才华,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先公的伟大和苏轼的才华横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