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虏骑兴渔阳,首提孤军起朔方。
扫除欃枪廓氛翳,再使日月光吾唐。
丹青凌烟谁第一,功业汾阳异姓王。
当时太尉亦雄伟,天不憖遗壮士伤。
河中重镇甲天下,浑公与公屹相望。
时危英雄常恨少,抚壁再拜涕泗滂。
诸酋下马识公否,公虽云亡像在堂。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天宝末年,诗人任河中节度判官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节度使郭子仪的丰功伟绩,抒发了对郭子仪的崇敬之情。
首联“天宝虏骑兴渔阳,首提孤军起朔方。”开篇即点明时代背景,指出郭子仪是在天宝末年(公元745年)担任河东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县),当时安史之乱已开始,吐蕃、回纥等民族不断侵扰唐朝内地;接着写郭子仪如何率领军队平定了这场动乱。
颔联“扫除欃枪廓氛翳,再使日月光吾唐”二句赞美了郭子仪的军事指挥才能。“欃枪”,指北风;“廓”,清除。这句意思是说郭子仪在平定战乱中,像扫落叶一样把北风扫除干净,使北方各族人民都安居乐业。“光”,照耀的意思;“月”,照亮的意思。“再使日月光吾唐”意思是说郭子仪又让阳光普照了中原大地。这两句既赞扬了郭子仪的卓越军事才能,又表达了作者对他为国立功的敬仰心情。
颈联“丹青凌烟谁第一,功业汾阳异姓王”是诗人对郭子仪的颂扬。“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表扬他的功臣们所建的画像阁,位于长安城西的凌烟台上。“汾阳府”,即汾阳郡,是郭子仪的封地。这里诗人用典称赞郭子仪的功业和威名。
尾联“当时太尉亦雄伟,天不憖遗壮士伤”是说郭子仪当年也是多么的雄壮英武。“太尉”,指唐代郭子仪曾官至太尉。“憖”,通“悯”,惋惜之意。“壮士”,指郭子仪手下的部属。这里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示对郭子仪的崇敬和同情。
这首诗歌颂了郭子仪的英勇善战和丰功伟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意境高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