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润云生衲,崖倾月照禅。
晒衣横竹锡,洗钵落岩泉。
但见山花发,幽居不记年。
诗句注释:
- 上方僧(僧人):指居住在高处的僧人。
- 石润云生衲(和尚的衣服):指的是僧侣们的衣服上,因为雨水打湿而形成水珠,就像山中生长出的苔藓一样。
- 崖倾月照禅(月光照射下的禅房):在悬崖边修行的僧人,他们在月光下进行禅修。
- 晒衣横竹锡(晾晒衣物的竹制晒衣竿):指僧人用竹子制作的晒衣竿晾晒衣物。
- 洗钵落岩泉(僧人洗涤钵盂时,水滴落在山涧的泉水中):指僧人在山间寺庙里洗涤钵盂,水滴落在山涧的泉水中。
- 但见山花发(只见到山中的花朵开放):指在高山上,可以看到盛开的花朵。
- 幽居不记年(隐居生活已久,已经忘记了时间):指僧人过着隐居的生活,已经很久没有外出走动了。
译文:
在石缝里生长着苔藓,石头湿润后,水珠像云一般布满衣服;
夜晚月光洒向禅院,悬崖边的修行者沐浴在月色之下。
晾晒衣物的竹筒横卧在岩石旁,洗钵子的水滴落入山泉之中;
只能看到山间的花朵绽放,这样的隐逸生活让人忘却岁月流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住在山上的僧人的描写。通过细腻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僧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首句“石润云生衲”,描绘了僧人们穿着的衲衣被雨水打湿,仿佛形成了一层薄薄的云彩。这里的“石润”形容的是石头上的水珠,暗示着僧人们在山间修行的生活环境。第二句“崖倾月照禅”,则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悬崖边的修行者在月光下修行,体现了他们的宁静和专注。
接下来的两句“晒衣横竹锡,洗钵落岩泉”,进一步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节。晒衣的竹筒横放在地上,钵盂里的水滴滴落到山涧的泉水中,这些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僧人们的勤劳和朴实。
最后一句“但见山花发,幽居不记年”,则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在这里,诗人通过“幽居不记年”这一表述,表达了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尽管外界的世界纷扰复杂,但在这个宁静的山林之中,僧人们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