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壑敛暝色,远山犹夕晖。
声从烟际起,复向烟中微。
随风散林野,渡头人未归。

【注释】

1.和韦苏州:应为《题韦苏州水阁》诗,是王维与诗人韦应物唱和的作品。韦苏州,指韦应物,字少陵,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因安史之乱避居湖山,大历初,任苏州刺史。后罢官,退居苏州,号“韦江上人”。

2.二十首:王维与韦应物的唱和诗共有二十首,这里指其中之一。

3.近壑敛暝色:近处山谷收敛了暮色,天色渐渐暗淡。

4.远山犹夕晖:远处的山峰还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中。

5.声从烟际起:钟声从烟雾缭绕的地方发出。

6.复向烟中微:《法华经·序品》云:“诸佛如来,以无边智慧,说无边法。”钟声从烟雾缭绕的地方发出,又逐渐消散于空中。

7.随风散林野:随风吹散于山林荒野之中。

8.渡头人未归:渡口的人还未回家。

【赏析】

这是王维对韦应物《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诗的和作。这首诗写夜钟之声,从烟雾缭绕之处传出,渐入林野,最后飘散到渡口,而渡口人已不见踪影,全诗构思新颖,富有情趣。

此诗前四句描写傍晚时分,山寺内回荡着悠扬的钟声,它由近处的山谷传来,又逐渐消失于远方的山峦之间。此时,夕阳的余光尚未完全消逝,天空呈现出一片淡淡的暮色,而那片山峦则被夕阳的余晖照得金灿灿的。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了山下的树林和原野。此时,钟声正从那些烟雾缭绕的地方发出。它们随着风势飘散到山林、草原之间,然后又渐渐地消失。在这过程中,那些钟声似乎已经融入了大自然的和谐之中。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渡口的人还没有回来。这一转折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它通过对夜晚山寺中钟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钟声已经消失在远方,但诗人心中的那份期待和牵挂却依然存在。这种情感上的寄托使得整首诗更具有了诗意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