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泉腥马不食。
长城城下多乱泉,多年冷浸征人骨。
单于吹落关山月,茫茫原上沙如雪。
十去征夫九不回,一望沙场心断绝。
胡人以杀戮为耕作,黄河不尽生人血。
木波部落半萧条,羌妇翻为胡地妾。
圣皇震怒下天兵,天弧夜射旄头灭。
九州复禹迹,万里还耕桑。
但愿猛士守四方,更筑长城万里长。
解析
诗句释义
- 饮马长城窟:在长城的某处饮水,这通常指边关或前线。
- 泉腥马不食:泉水有腥味,使得马匹不愿意饮用。可能暗示了水源受到了污染或恶劣条件。
- 长城城下多乱泉:长城之下有许多混乱的泉流,暗示环境艰苦,可能是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破坏。
- 多年冷浸征人骨:多年的寒冷侵蚀了出征者的骨骼,表达了战争对士兵身体的伤害。
- 单于吹落关山月:描述一个场景,可能是夜深时,单于(匈奴首领)吹奏乐器或唱歌,月亮从关山中落下。这可能象征着战争或和平的无常。
- 茫茫原上沙如雪:辽阔的原野上沙粒如同被雪覆盖,形容战场的广阔和残酷。
- 十去征夫九不回:十个中九个出征后未能归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的高昂代价。
- 一望沙场心断绝:看到战场上的景象,让人的心也感到绝望和悲伤。
- 胡人以杀戮为耕作:胡人将杀戮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这反映了战争对当地生活的深远影响。
- 黄河不尽生人血:黄河之水不断流动,但其中流淌的是无数人的鲜血,象征战争的持续与残酷。
- 木波部落半萧条:木波部落因为战争而衰败,显示了战争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影响。
- 羌妇翻为胡地妾:羌族妇女被迫成为胡人的伴侣,这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压迫。
- 圣皇震怒下天兵:皇帝愤怒之下派遣天兵来镇压,表明国家对内乱或外患的坚决应对。
- 天弧夜射旄头灭:天狼星的光芒照耀,夜晚的射击使敌人的首级被击落。这里用“天弧”和“夜射”象征天降神兵,显示力量的源泉是来自上天的意志。
- 九州复禹迹,万里还耕桑:恢复了九州的土地,让农民得以回归耕种,意味着国家的安定和百姓的生活恢复常态。
- 但愿猛士守四方,更筑长城万里长:希望勇士们能够守卫四方国土不受侵犯,同时继续加固万里长城,保护国家的边疆。
译文
长城边的清泉腥气逼人,马匹却不饮。长城脚下,多处乱泉,多年来寒风吹蚀着征人遗骨。
单于吹响笛子,月儿从关山之上落下,原野茫茫,沙粒如雪,士兵们十年九死未归,望着沙场心已断。
胡人视杀伐为生活常态,黄河之水不息流淌着人血。木波部落因战事凋敝,羌族女子沦为胡人妻妾。
圣明皇帝震怒,派遣天兵降临,天狼星辉映,夜幕中的箭矢射落敌首,平息战事。九州大地恢复了禹王治下的秩序,万里河山又见农夫耕田。
愿勇士们守护四方安宁,我们还需加固万里长城,让它更加牢固长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英勇战士的敬意。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