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静中起,犹是生灭因。
隐几以眼听,非根亦非尘。
赵秉文的《和韦苏州二十首其七咏声》是一首表达对声音现象深入观察与思考的诗作。下面将逐步分析这首诗,并给出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万籁静中起: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在寂静无声的环境中,这些声响似乎更加明显。
- 犹是生灭因:声音的产生和消失都与生灭有关,即变化和存在的过程。
- 隐几以眼听:通过靠近桌子静静地聆听,形容诗人用心倾听。
- 非根亦非尘:声音不是从任何物体的根部产生,也不是尘世间的物质所发出的。
译文:
在寂静无声的环境中,万籁俱寂中,那些微小的声音似乎更加清晰地传来。它们并非源自任何固定的源头,也非尘世之物所能发出。关键词注释:
- 万籁:各种自然的声响。
- 生灭因:事物存在或消逝的原因。
- 隐几:靠近小桌坐着,表示静心倾听的姿势。
- 眼听:用耳朵听,形容非常专注地倾听。
- 非根:比喻声音不依赖于物质的根基。
- 非尘:声音不是由尘世间的物质产生。
- 诗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细微之声的敏感和深刻感受。赵秉文通过对声音的仔细观察,揭示了声音的本质——它是自然存在的方式之一,既非固定的根源也非尘世之物所能产生。这种对声音本质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共同追求。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感知以及他对声音美学的深刻理解。
赵秉文的《和韦苏州二十首其七咏声》不仅是对声音现象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在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赵秉文的艺术风格,还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然和艺术之美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