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湍泻石崖,百步无人迹。
爱此喧中静,聊布安禅席。
水无激石意,云何转雷声。
仁者自生听,达士了不惊。
心空境自寂,淡然两无情。
注释:
嘉陵江水流经重庆,这里指的应该是长江。深师答是唐代僧人,诗人向他求法。
惊湍泻石崖,百步无人迹。
惊:惊动,使…惊动。
湍:急流的水。
泻:水从高处倾泻而下。
石:石头。
崖:山崖。
百步:一百步。古代以一步为半尺,百步为一里,一里为十里。
译文:
嘉陵江水流经重庆一带,这里指的应该是长江。
深师答是个僧人,诗人向他表示学习。
江水在急流中冲刷着山崖,一百步之外没有人迹。
爱此喧中静,聊布安禅席。
爱:喜爱。
喧:喧闹。
禅:佛教禅宗的简称。
席:坐席,座位。
译文:
我喜爱这喧闹中的宁静,就在这里安放我的禅座。
水无激石意,云何转雷声。
激:撞击。
转:转动。
雷声:雷鸣声。
译文:
这水没有撞击石头的意思,又怎么能听到雷鸣声呢?
仁者自生听,达士了不惊。
仁者:有仁德的人。
达士:通达事理的人。
生听:即“生闻”,指对自然的声音有所感受而能听到。
译文:
有仁德的人自己会感受到声音,聪明通达的人听了也不会感到吃惊。
心空境自寂,淡然两无情。
心空:心中没有杂念。
境:外界环境。
自寂:自己感到寂静无声。
译文:
心中没有了杂念,外界的环境也感到寂静无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嘉陵江畔,见江水急流、悬崖峭壁、飞瀑轰鸣,便感叹于其声,于是向高僧深师答求教。深师答告诉诗人,江水激石、雷鸣等现象只是声与形的表现,只要心中有道,便能超越这些声色之境。最后两句说,人只要心境如虚空般宁静,外界的喧嚣声自然就听不到,也就不会有惊恐之情了。全诗表达了诗人随缘任运,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