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何迢迢,关河茫茫隔波浪。
与君别来今几时,翰林白发三千丈。
形容变尽语音存,闲思往事是前身。
四十三年如电抹,欲谈前事恐无人。
庞眉皓首无住著,臂上念珠如皎月。
架上楞严已不看,更看脚根参一节。
人生何处不相逢,犹恐相逢是梦中。
仝是行人更分首,明朝车马各西东。
延安滋戒师是我在安塞堡簿时相识的。今年戊子岁春,被命作醮平凉,偶得相会以四十三年之旧故集句以赠之。
五城何迢迢,关河茫茫隔波浪。
形容变尽语音存,闲思往事是前身。
四十三年如电抹,欲谈前事恐无人。
庞眉皓首无住著,臂上念珠如皎月。
架上楞严已不看,更看脚根参一节。
人生何处不相逢,犹恐相逢是梦中。
仝是行人更分首,明朝车马各西东。
诗句释义:这首诗是诗人对延安滋戒师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安塞堡簿时期与滋戒师相识,今年春天又因作醮平凉而与滋戒师相遇,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但彼此之间的友谊已经深固。岁月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四十三年,但诗人对滋戒师的感情却从未改变。诗人用“五城”和“关河”来象征两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表达了诗人对滋戒师深厚的情感。在诗中,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年老体衰、白发三千丈的情况,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无奈。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描绘了滋戒师的形象,如“庞眉皓首无住著”,以及他的念珠等物品,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滋戒师的敬仰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念,认为无论在哪里,都有机会再遇到知己。然而,诗人也担心这种相遇只是一场梦,所以更加珍惜这次重逢的机会。整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