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西溪约,还为汶上行。
漂流知分际,会合见平生。
旅枕劳归梦,家山入去程。
空斋桃李月,寂莫照清明。
诗句解读
“已作西溪约”:此句表达的是诗人和高智叔之间的一种约定,可能是指两人在西溪地区有某种约定或安排。西溪是古代文人墨客常聚之地,此处的约定可能涉及到某种学术或文化的交流。
“还为汶上行”:这里的“汶上”指的是汶上县,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这里可能是描述诗人与高智叔计划一同前往汶上县进行某种活动或考察。汶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足迹,因此这里也可能是一次学术交流或文化交流的活动。
“漂流知分际”:这里的“漂流”可能是指旅途中的漂泊状态,而“分际”则表示界限或分界线。这句诗意味着通过旅行,诗人和高智叔能够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职责范围,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定位自己。
“会合见平生”:这里的“会合”可能指的是重逢或相聚,而“见平生”表示能够相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和高智叔在未来某日能够再次相聚的愿望或期待。这种相聚可能意味着他们在某个特定时刻的重逢,或者是他们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旅枕劳归梦”:这里的“旅枕”可能是指旅途中使用的枕头,而“劳归梦”则表示因为旅途劳累而难以入睡或梦见故乡的情景。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辛劳和思乡之情。由于旅途的劳累,他难以入睡并时常梦到故乡的景象。
“家山入去程”:这里的“家山”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家乡的山水景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即将离开家乡、踏上旅程的无奈和失落之情。
“空斋桃李月,寂莫照清明”:这里的“空斋”可能是指一间空荡的房间,而“桃李月”则是指桃花盛开时明亮的月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空房中欣赏明月、欣赏桃花的美丽景象。同时,“寂莫”表示寂静无声的状态,而“照清明”则表示明亮的月光照亮了一个美好的节日——清明节。整句诗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和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译文
已经约定好要一起去西溪,
现在又一起前往汶上县。
在旅途中我们懂得了各自的分际,
重逢时将看到彼此的风采。
旅居时因劳累难以成眠,梦中常回故乡,
离别家乡踏上旅途,心中满是不舍。
空屋中唯有桃花绽放,明亮的月光洒满窗台,
寂寞清冷的夜晚只有月光相伴,照耀着清明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述与高智叔的离别与重逢,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