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駃如驱,山雨沛如倾。
幽人梦初醒,卧听檐溜声。
雷霆怒相搏,似与阴阳争。
蛟龙久何蟠,始此幽蛰惊。
馀花晓犹落,竟日方破晴。
明朝东皋望,照眼生意明。
焦枯被沾濡,相与回春荣。
欣然野桃李,新绿栖残英。
渐渐麦垄翠,溜溜溪流清。
蛙鸟亦解喜,飞沉互喧鸣。
万物皆得时,栖迟感吾生。
直应挂儒冠,便逐春农耕。
山云疾如风,山雨倾如注。
幽人梦初醒,卧听檐溜声。
雷霆怒相搏,似与阴阳争。
蛟龙久何蟠,始此幽蛰惊。
馀花晓犹落,竟日方破晴。
明朝东皋望,照眼生意明。
焦枯被沾濡,相与回春荣。
欣然野桃李,新绿栖残英。
渐渐麦垄翠,溜溜溪流清。
蛙鸟亦解喜,飞沉互喧鸣。
万物皆得时,栖迟感吾生。
直应挂儒冠,便逐春农耕。
注释:
- 山云駃如驱:形容山间云彩飘忽不定,如同被风吹动般迅速移动。
- 山雨沛如倾:描绘山间雨水倾盆而下的景象,如同倾泻一般。
- 幽人梦初醒:指一个在山中隐居的人,在梦中醒来。幽人通常指那些远离尘嚣、隐逸山林的士人。
- 卧听檐溜声:躺在床上倾听雨水滴落的声音。檐溜是屋檐下的流水声。
- 雷霆怒相搏:形容雷声轰鸣,仿佛天地间的神灵都在相互争斗。
- 蛟龙久何蟠:比喻长久以来,像蛟龙一样的生物或事物已经沉睡或隐藏起来。
- 馀花晓犹落:早晨的花朵依然凋零飘落。余花是指残留未谢的花朵。
- 竟日方破晴:一整天都迎来了晴朗的天空。竟日指整天的意思。
- 明朝东皋望:明天早晨,我将在东边的田边守望。明朝,指明天。东皋,即东边的田畔,泛指田野之地。
- 照眼生意明: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明亮清新。意指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
- 焦枯被沾濡:焦黄枯萎的草木得到了滋润。焦枯,枯萎;濡,沾湿。
- 相与回春荣:相互之间也带来了春天的繁荣。相与,相互之间;回春,带来春天的生气或繁荣。
- 欣然野桃李:心情愉快地欣赏着野外的桃树和李树。欣然,愉快的样子;野桃李,指的是自然生长的桃树和李树。
- 新绿栖残英:新生的绿叶覆盖了曾经的花瓣。新绿,新生的绿叶;栖残英,栖息在曾经盛开过的花瓣上。
- 渐渐麦垄翠:渐渐变得郁郁葱葱,一片翠绿。麦垄,田间的麦田;渐渐,逐渐地。
- 溜溜溪流清: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溜溜,形容水流平缓流畅。
- 蛙鸟亦解喜:青蛙和鸟儿也懂得喜悦之情。解,懂得,理解。
- 飞沉互喧鸣:鸟儿在高空飞翔,低空盘旋,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 万物皆得时:所有的生物都在这个时候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时光。
- 居迟感吾生:我在这里隐居生活,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居迟,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很长,不急于离去;感,感受到;吾生,我的一生。
- 直应挂儒冠:我应该佩戴儒者的帽子(古代读书人的一种头饰),以便更好地参与农耕活动。
- 便逐春农耕:就跟随春天的脚步去耕种田地。便,就;春耕,春天开始的耕作活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图。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山间云烟、山雨、幽人的觉醒、雷声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形成了一幅动静相宜、声色并茂的画面。诗中的“山云”“山雨”等意象,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界的元素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状态,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