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眠双浴水平溪,共看秋光卧两堤。
谁信潇湘有孤雁,冷沙寒苇不成栖。
题马贲画鸂图双眠双浴水平溪,共看秋光卧两堤。
谁信潇湘有孤雁,冷沙寒苇不成栖。
注释译文赏析
注释
- 双眠双浴:马同时躺在水面上休息和饮水。
- 水平溪:水清澈平静,像是平缓的溪流。
- 卧两堤:马在岸边休息,仿佛两匹马并排躺着。
- 秋光:秋天的色彩,可能指金黄色或深红色。
- 潇湘:古代湖南一带的称呼,这里特指那里的孤雁。
- 孤雁:单独一只飞翔的大雁,常被用来象征孤单或不幸。
- 冷沙寒苇:冷清的沙滩和稀疏的芦苇地。
- 不成栖:不能在此停歇。
- 韦侯:指唐代画家韦偃,因姓“韦”而称。
- 同生亦同死:共同生活在世或共赴死亡。
- 真致此:达到真正的境界。
- 同生亦同死:与诗人一起生,也一同死,强调生死与共。
译文
这幅《题马贲画鸂图》描绘了韦偃画中的两匹骏马,一匹正在饮水休息,另一匹则在嘶鸣。图中展示了秋天的景象,马儿们在岸边休息,周围是清澈的水面和寂静的芦苇地。诗中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韦偃高超画技的赞赏和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死观的独特见解。
赏析
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他的诗风豪放,语言精炼,情感深沉。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简洁的四句诗,表达了对朋友画作的赞美,同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诗中对马的描述生动传神。“双眠双浴水平溪”,“卧两堤”,不仅形容了马的安静和悠闲,更暗示了它们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种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诗中的“谁信潇湘有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敬佩。他相信即使是孤独的飞雁也能在寒冷的沙洲上找到栖息的地方,这不仅是对自己画作的高度赞扬,也是对朋友坚韧品质的肯定。
诗的结尾“谁信潇湘有孤雁,冷沙寒苇不成栖”巧妙地运用了反问和对比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