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路东南万壑倾,青山孤起压重城。
驿亭春半馀寒雪,墙角无人草自生。
【注释】
煦山道中三首:这是组诗的第三首。煦山,在今四川江油县东南。
海路东南万壑倾:海路即四川西部的栈道,东南向延伸于群山之间。万壑,指千山万壑。
青山孤起压重城:重城,指成都。青翠的山峰孤立地耸立着,压着沉重的城墙。
驿亭春半馀寒雪:驿亭是古代传递军政文书的驿站。春天已到一半,但还有未融化的残雪。
墙角无人草自生:墙角没有人来践踏,野草却自己生长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景色:山峦叠嶂、重重叠叠,一条条山涧汇成溪流,从东南方向奔流而去;在群山环抱之中,高耸入云的青峰屹立着,它仿佛是压着重重城郭的山岳一样。
“驿亭春半馀寒雪”,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历史的变迁:春天已到半年了,然而残留的残雪还未消融,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或者曾经有战事发生。
“墙角无人草自生”,则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气氛。诗人站在驿亭里,看到墙角没有人来踩踏,野草却在不知不觉中生长起来,这不禁让人想到:虽然人已经离去,但是这片土地依然在继续承受着战争的痛苦。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山间景色图,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