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宫阙五云乡,曾见群仙奉玉皇。
济济夔龙兴礼乐,桓桓方虎靖封疆。
自沦碣石沧溟底,谁索玄珠赤水傍。
独有遗民负悲愤,草间忍死待宣光。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金银宫阙五云乡”:这是形容皇宫华丽,富丽堂皇。”宫阙”指的是宫殿,”五云”则是指天上飘浮的白云。”五云乡”是天上的仙境,所以这里形容的是皇宫的豪华和美丽。
- “曾见群仙奉玉皇”:这是说曾经见过许多神仙来朝拜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中国道教中的一位最高神祇,被尊为天帝。”群仙”则是指众多神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的敬畏和崇拜。
- “济济夔龙兴礼乐”:这是说有很多贤才像夔和龙一样兴起了礼仪音乐。”济济”表示众多的样子,”夔龙”则是比喻贤才,这里的夔和龙都是古代神话中的英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赞美。
- “桓桓方虎靖封疆”:这是说有威严的方虎安定了边疆。”方虎”是一种传说中的猛兽,用来比喻勇猛的将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将领的赞美。
- “自沦碣石沧溟底,谁索玄珠赤水傍”:这是说自从沉沦在沧海之底,谁能寻找到玄珠?”沧溟”是指大海,”玄珠”则是一个神秘的宝物,通常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力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和无奈。
- “独有遗民负悲愤,草间忍死待宣光”:这是说只有那些流亡的百姓背负着悲伤和愤怒,在草丛中忍受着死亡等待着光明。”遗民”是指那些被迫离开家乡的人们,”悲愤”则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而美丽的皇宫,通过对比贤才和将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既有对皇帝的敬畏,也有对英雄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注。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