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官何处扈宸游,回首风尘遍九州。
黄竹雪深迷玉辇,苍梧云断见珠丘。
令威不尽去家怨,精卫岂胜填海愁。
大禹胼胝天所眷,肯教纶邑久淹留。

【注释】

扈:随从,跟随。宸游:天子的游乐。

苍梧:今广西省梧州一带,古代传说中神仙聚集的地方。珠丘:即“玉丘”,传说中的神山名。

令威:西王母的使者。去家怨:离开家乡的怨恨。精卫:相传是炎帝女娃化为鸟,因悲恨填海不成而誓不罢休的故事。

天所眷:上天的眷顾或保佑。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咏怀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前二句写扈从皇帝出游,回头望见黄竹深雪迷离,苍梧远云断绝,感叹天下已遍受战乱之苦;后二句写西王母的使徒令威、精卫,以及大禹等神话人物,借以自喻,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报效国家的志向。全诗语言凝炼,寓意深远。

首联“千官何处扈宸游,回首风尘遍九州”。千官:指朝廷官员众多。宸游:皇帝外出时的仪仗行列。风尘:指战乱造成的尘土和风卷起的尘埃,这里代指动乱的战争。九州:指南北中国。

这两句的意思是:朝廷众多的官员都在跟随着皇帝出去游玩,然而一转身,回头望去,只见遍地都是战争留下的尘土和飞扬的尘埃。这句诗表面上在写皇帝出游时的情景,实际却是在感叹整个国家已经到处都受到战乱的影响,到处都是一片荒凉景象。

颔联“黄竹雪深迷玉辇,苍梧云断见珠丘”。黄竹:这里指代神仙居住之地的竹子。玉辇:指皇帝乘坐的车驾。珠丘:传说中的神山名。这两句的意思是:黄竹丛生的深雪遮蔽了皇帝的车辆,远处苍梧山上的云彩也被打断了,露出了神山的山峰。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黄竹丛生的深雪覆盖着地面,皇帝的车辆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只能隐约看到车驾的影子;远处苍梧山上的云雾缭绕,遮住了山顶的山峰,让人无法看清山顶的景象。

颈联“令威不尽去家怨,精卫岂胜填海愁”。令威:西王母的使者。去家怨:离开家乡的怨恨。精卫:传说是炎帝女娃化为鸟后,因为悲痛而发誓要填平东海,所以后来人们就用精卫来比喻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志士。这两句的意思是:令威作为西王母的使者,他的离别故乡的怨恨之情难以消除;而精卫鸟则更是不会放弃填平东海的决心,因此它的愁绪也难以消除。这里的“令威”和“精卫”分别指的是两位神话人物,通过这两位神话人物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报效国家的志向。

尾联“大禹胼胝天所眷,肯教纶邑久淹留”。大禹:传说中治水的英雄。胼胝:指手上长满了老茧,形容辛勤劳作的样子。纶邑:指治理洪水的县邑。这两句的意思是:伟大的英雄大禹之所以能受到上天的眷顾,是因为他在治理洪水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而我这样的臣子又怎能让自己长期停留在一个治理洪水的县邑里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工作的热爱和对治理工作成果的自豪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