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入道,屏弃繁华早。柔弱守清贫,把灵台、时时拂扫。尘心起处,宜向死前观,凭乞化,做生涯,馀事绝论讨。
日来月往,勤炼先天宝。默默内含光,照俗缘、番番颠倒。无中还有,此理最幽深,功成日,行圆时,自有天书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

  1. 心月照云溪赠赵德备
  • 心月:指内心的光明,比喻道心的明净和纯洁。
  • 照云溪:形容内心的光芒照亮了云溪,比喻道心的光芒照亮了世俗的世界。
  • 赠赵德备:表示将这内心的光明赠予赵德备,意味着要将其传递给他人。
  1. 但凡入道,屏弃繁华早
  • 凡:凡是、无论。
  • 入道:指修行、修道。
  • 屏弃:舍弃、抛弃。
  • 繁华:指世间的荣华富贵。
  • 早:提前、尽早。
  • 这句诗表达了修行人应该早早舍弃世间的繁华,专注于修炼道心。
  1. 柔弱守清贫,把灵台、时时拂扫
  • 柔弱:这里指修行人要有柔和、宽容的品质。
  • 守清贫:保持朴素的生活,不追求物质享受。
  • 把灵台:指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明亮。
  • 时时拂扫:随时保持心灵的清洁和清明。
  • 这句诗强调了修行人要保持内心的清净,时刻保持心灵的清明。
  1. 尘心起处,宜向死前观,凭乞化,做生涯,馀事绝论讨
  • 尘心:指世俗的欲望和杂念。
  • 起处:出现的地方或时机。
  • 宜向死前观:在生命的尽头时审视自己的心灵。
  • 凭乞化:依靠布施和乞讨来维持生活。
  • 做生涯: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
  • 馀事绝论讨:其余的事情不再讨论和探讨。
  • 这句诗表达了修行人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审视心灵,依靠乞讨和布施来维持生活,对于其他事情不再进行讨论和探讨。
  1. 日来月往,勤炼先天宝
  • 日来月往:形容时间的流逝。
  • 先天宝:指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根本道理。
  • 勤炼:勤奋修炼。
  • 这句诗表达了修行人要不断勤奋修炼,领悟宇宙万物的根本道理。
  1. 默默内含光,照俗缘、番番颠倒
  • 默默:形容内心的平静和深沉。
  • 内含光:内心蕴藏着光芒。
  • 照俗缘:照亮世俗的欲望和烦恼。
  • 番番颠倒:一次又一次地颠覆和颠倒。
  • 这句诗描绘了修行人在内心蕴藏着光芒,照亮世俗的欲望和烦恼,并且不断地颠覆和颠倒这些欲望和烦恼。
  1. 无中还有,此理最幽深,功成日,行圆时,自有天书昭
  • 无中还有:没有的东西里面却有它存在。
  • 此理最幽深:这是最深远的道理。
  • 功成日:功夫完成的那一天。
  • 行圆时:行为圆满的时刻。
  • 自有天书昭:自然有天书昭示出来。
  • 这句诗表达了修行人要深入探索这个最深远的道理,功夫完成后会有一个圆满的时刻,那时自然会有天书昭示出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