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出公侯,今于葬地求。
樊崇如叵测,郭璞殆徒谋。
折臂终难验,控颐自可忧。
未抛金锁甲,焉问土馒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积善出公侯,今于葬地求。
    释义:积累善行可以出人头地成为公侯,现在却在墓地寻求。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死观的思考,即善行虽然能够带来荣誉和地位,但在生命的尽头,人们仍然需要在墓地中寻找自己的归宿。

  2. 樊崇如叵测,郭璞殆徒谋。
    释义:樊崇难以预料,郭璞恐怕只是徒劳。
    赏析:樊崇和郭璞都是古代著名的占卜家,他们的预测往往难以准确,这里暗示了命运是不可预知的,人们的选择可能无法改变结果。

  3. 折臂终难验,控颐自可忧。
    释义:即使折断了手臂也难以验证真相,控制着下巴也可以担忧。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忧虑的情感,即使努力去追求真理和正义,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4. 未抛金锁甲,焉问土馒头。
    释义:没有抛弃金锁甲,何必问土馒头。
    赏析:这里的“金锁甲”象征着富贵和荣耀,而“土馒头”则代表了平凡和朴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名利看淡的思想,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心灵的富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善行与死亡、命运与努力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价值观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