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门矮复斜,乌桕发枯槎。
曾守诸侯土,还同百姓家。
葛囊悬苣子,梅卤渍栀花。
臧获修时事,分衣缺布纱。
【注释】
- 篱门矮复斜:篱笆门低矮且倾斜。
- 乌桕发枯槎(chá):乌桕树的枝干已经枯死,如同槎木一样。
- 曾守诸侯土:曾经守护过诸侯的土地。
- 还同百姓家:现在仍然像百姓一样生活。
- 葛囊悬苣子:用葛布做的袋子里装着苣子。
- 梅卤渍栀花:用梅卤腌制的栀子花。
- 臧获修时事:指奴仆们修补农事。
- 分衣缺布纱:分配衣服缺少布和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盛暑时节闲居无事,即景抒怀之作。首句“篱门矮复斜”,点明时间、地点、环境及人物身份,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乌桕发枯槎”,写篱门前乌桕树叶枯落如槎木,暗寓岁月流逝、时光易逝之意。第三句“曾守诸侯土”,回忆昔日守卫诸侯疆土的豪情壮志,表达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怀念之情。第四句“还同百姓家”,说明如今已回归平民生活,与百姓无异。第五、六句写自己虽已回归平民生活,但仍关注农事,关心百姓疾苦。第七句“葛囊悬苣子”,描绘了诗人亲自参与农事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勤劳务实的品质。第八句“梅卤渍栀花”,则通过腌制栀子花这一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现状的接受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