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雨作丰年,尤宜近伏天。
水无过大海,旱不救良田。
六月茅檐滴,千村饭灶烟。
山城秋意早,新粒市香籼。

【注释】

①六月半:指农历六月的上旬,即小暑前后。

②甘雨:及时降下的雨水,指好雨。

③丰年:丰收之年。

④尤宜:更应该。

⑤过大海:指大雨滂沱。

⑥旱不救良田:指大旱时,虽有良法,也难使庄稼丰收。

⑦茅檐滴:用茅草盖顶的房顶上的水滴声。

⑧千村饭灶烟:千家万户炊烟升起。

⑨山城秋意早:形容山城里的秋天来得特别早。

⑩市香籼:市场上出售的新米。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作者任江陵知县。

首句“甘雨作丰年”,是说及时降下甘霖的雨水,是带来丰收的好雨;次句“尤宜近伏天”,是说这种及时雨更应该出现在伏天(三伏)的时候,因为伏天正是农作物需要水分的季节。第三句“水无过大海”写雨下得太大,反而使江河洪水泛滥,淹没良田;第四句“旱不救良田”写大旱时,即使有了良法也不能使庄稼得收。这两句都是比喻说明,突出了及时降水的重要性。

下面四句,则分别描写了不同地区的农事活动。“六月茅檐滴”,说的是六月间,屋檐上滴水的声音。这是说虽然天气炎热,但人们还是按时耕田播种。“千村饭灶烟”,写的是农家在田间劳作后,回家吃午饭的情景。这是说,千家万户在田间劳动了一天之后,都回到自己的家中,开始做饭吃。“山城秋意早”,“新粒市香籼”,写的则是山村里,秋天来得比城市要早,农民们收获新谷,市场上出售的是新米。

这首诗通过对比,把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望表达出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