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上梧桐岭,江淮万里开。
匡庐天外画,彭蠡地中杯。
暖欲还燕雁,香应落庾梅。
重来感时序,更觉子山哀。
诗意与译文详解:
梧桐岭感旧忆上梧桐岭,江淮万里开。 匡庐天外画,彭蠡地中杯。
暖欲还燕雁,香应落庾梅。 重来感时序,更觉子山哀。
注释与赏析:
- 忆上梧桐岭:回忆起曾经登上的位于江(淮)南的梧桐岭,这里象征着诗人的一段重要经历或回忆。
- 江淮万里开:描述从长江到淮河的辽阔水域和广阔平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感情与怀念。
- 匡庐天外画:提到庐山(匡庐),将其描绘为一幅高远且难以企及的画作,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之壮观。
- 彭蠡地中杯:彭泽湖在古代被认为是“天下第九大泽”,将湖泊比喻成盛满美酒的杯子,形容其广袤与富饶。
- 暖欲还燕雁:描写春天到来时,燕子归来的景象,暗示温暖的气息和生机勃勃。
- 香应落庾梅:指梅花盛开的季节,庾梅即江西南昌一带所生长的梅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自然之美。
- 重来感时序:表示诗人再次返回此地时,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改变。
- 更觉子山哀:子山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英雄,诗人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不同感受,表达了深沉的哀悼之情。
这首诗是方回晚年的作品,通过对昔日游览梧桐岭的回忆,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对家乡自然的热爱。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观,尤其是山水、花鸟等元素,不仅美化了画面,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俗世的闲适生活态度。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方回的诗歌常常带有一种超越尘世的清高,这也是他能成为宋代著名文学家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