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
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此亭聊着眼,数口仅容身。
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江湖垂老死” - 描述诗人晚年在江湖中度过,可能指他的生活或心境状态。
- “天地忽风尘” - 表达了时间流逝迅速,世界环境变化巨大,可能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 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不执着,认为这些财富不属于自己,也反映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 “此亭聊着眼,数口仅容身” - 描述了这座亭子虽然不大,但足以让几个家庭成员安身立命。
- “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 - 通过对比侯王和普通百姓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尊重和羡慕。
译文:
在红云亭即事五首
我在江湖上垂垂暮年,忽然觉得天地之间仿佛被尘埃所覆盖。
难道世间的房屋那么多,却从未属于过我?
这座小亭子只是我的暂时栖息地,而家中仅仅能容纳几个人。
在这鸡鸣狗吠、桑麻遍地的地方,我却愧对那些高高在上的侯王们,他们连一个小民都不如。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晚年的某种感慨与自省。诗中的“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阶段的认知与反思,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与世界的变幻。而“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则体现了诗人对物质富足并不追求,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超脱。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态度上,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中的“此亭聊着眼,数口仅容身”,描绘了诗人虽身处简陋之地,却能保持内心平和与满足的小确幸。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也许正是诗人对世俗繁华的一种超然,是对心灵宁静的一种追求。
最后几句通过对比,诗人将自己的生活与侯王们相比,突显了自己的谦逊与自知之明。“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不仅体现了他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也表达了对社会权力结构的反思。这反映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以及对个体与集体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对人性的深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