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宿殊难稳,宵征敢告劳。
三声鸡未动,五丈月犹高。
险路纡羸马,寒飙穴敝袍。
枯林影中过,恐或有梅梢。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旅宿殊难稳,宵征敢告劳。
旅宿殊难稳,宵征敢告劳。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夜行时的不安和疲惫。”旅宿”指的是旅行中的住宿,”殊难稳”意味着非常不稳定。”宵征”是指夜间的行进,”敢告劳”表示敢于抱怨劳累。

三声鸡未动,五丈月犹高。
三声鸡未动,五丈月犹高。
这句话描绘了天刚破晓的景象。”三声鸡”可能指的是听到三次报晓的鸡鸣声。”五丈月犹高”则形容月亮高悬,明亮如昼。

险路纡羸马,寒飙穴敝袍。
险路纡羸马,寒飙穴敝袍。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骑马的情景。”纡”意为弯曲,”羸马”指瘦弱的马。”寒飙”指的是寒冷的风,”穴敝袍”意味着风穿透了破旧的衣服,这里用来形容天气的严酷。

枯林影中过,恐或有梅梢。
枯林影中过,恐或有梅梢。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树林中穿行时的感受。”枯林”指的是枯萎的树林,”影中过”暗示着在树影中穿行。”恐或有梅梢”表示担心可能会有梅花露出枝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自京赴奉先途中所作,反映了他旅途中的艰辛和夜晚的不安。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孤独、忧虑和坚韧。通过对比旅途的艰难与自然的美景,诗人表达了对生活艰难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