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似苏湖郡,无山四渺然。
近城先见塔,出户即乘船。
晓泽升红日,秋光际碧天。
稻粱无不足,最忆旧丰年。
【注释】
秀州:今浙江嘉兴。苏湖郡:指湖州、苏州一带,即宋代吴越国地。
较似:好像。
渺然:形容遥远空旷的样子。
近城先见塔:秀州城南有一座大佛寺,寺内有一座宝塔,站在城门口就能看到。出户即乘船:秀州城东面有条江,叫做吴塘江,是一条通往杭州的航道。
晓泽升红日:清晨的水面,像红色的太阳一样。秋光际碧天:秋天的景色,与湛蓝的天空相接。
稻粱无不足:粮食充足,不用愁吃。最忆旧丰年:最难忘的是丰收年的光景。
【赏析】
《晓发秀州城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描绘了秀州(今浙江嘉兴)城郊的自然风光和百姓的生活。首句“晓发秀州城南”,以“晓”字开篇,点明了时间是在清晨,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较似苏湖郡”,诗人将秀州与苏湖地区作了对比,似乎在说秀州的山水景色并不比苏湖地区更胜一筹。然而,后两句却截然不同。第三句“无山四渺然”,写出了秀州城郊的地势特点,没有高山阻挡视线。而第四句“近城先见塔,出户即乘船”,则进一步突出了秀州城郊的独特风貌。这里的“塔”,既是指大佛寺内的宝塔,也是指秀州城内的建筑群。诗人站在城门口就能远远地望见远处的塔楼,出了城门就能乘坐船只顺流而下。这真是一幅美丽的水乡图画!最后一句“晓泽升红日,秋光际碧天。”诗人又用“晓泽”、“红日”、
“秋光”等自然景物来描写秀州城郊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末句“稻粱无不足,最忆旧丰年”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抒情,成功地表现了一个美丽水乡的景象和人们对丰收年景的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