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才上堰,风物似微饶。
野老能相认,轻船不待招。
炊菱开甑热,秤鲫满篮跳。
偶有樽中物,何为靳一浇。
【注释】:
- 长安才上堰(堰:水坝):长安,指今陕西省西安市。上堰,指修建水坝。
- 风物似微饶:风物,自然风光;微饶,微薄的收获。
- 野老能相认:野老,乡村的老翁;能,能够。
- 轻船不必招:轻船,小舟;不必,不需要。
- 炊菱开甑热(甑:古代蒸饭用的瓦器):炊煮着菱角,打开瓦器热气腾腾。
- 秤鲫满篮跳(鲫鱼:一种鱼;秤:称量;跳:跳跃,形容鲫鱼蹦跃的样子):秤着鲫鱼,满满一篮子跳跃。
- 偶有樽中物(樽:盛酒的器具;物:酒)。
【译文】:
长安城刚刚修筑了一座水坝,这里的风景好像并不那么荒凉。
乡村老者能够认出我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无需召唤他们,小船就主动靠岸了。
菱角已经烹煮在锅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鲫鱼已经用网捕捞上来,满满的一篮跳跃着,十分活泼可爱。
有时偶然得到一瓶好酒,为何要吝啬一点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长安城郊外许村的所见与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首联“长安才上堰,风物似微饶”描绘了长安城外的自然风光,虽然只是初到之处,但已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颔联“野老能相认,轻船不待招”则展现了与乡邻的亲近和谐,无需多言,就能彼此理解。颈联“炊菱开甑热,秤鲫满篮跳”进一步展示了当地的生活情趣,食物的新鲜美味和鱼儿的活泼可爱都令人难忘。尾联“偶有樽中物,何为靳一浇”则是对前文的一种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偶尔得到的美酒的珍惜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厚,是一首表现乡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