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谁使著,何至动言贫。
此事须吾党,相期到古人。
衰颜犹可镜,短发仅堪巾。
举世无知者,孤灯夜独亲。

【注释】

儒冠:儒生的帽子。谁使著:让谁戴上。何至:哪里至于。动言:轻易地说。此事:这件事,指仕途。须吾党:必须由我们这个集团来做。相期:互相期许。到古人:达到古人那样的境界。衰颜:衰老的面容。犹可镜:还可以用来照面。短发:少的头发。堪:可以。巾:头巾。举世无知者:世上没有人懂得的人。孤灯夜独亲:孤独地对着一盏孤灯度过漫漫长夜,独自思念着什么。

【赏析】

《宋词三百首》中收录此诗,题下原注:“仇仁近《醉花阴·咏秋》词云:‘霜纨纨素秋,玉树后庭月。’”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以“儒冠”、“白发”为喻,把秋天的萧瑟、冷落之情写了出来。《苕溪渔隐丛话》说:“东坡有《水调歌头》词云:‘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此词之祖也。”而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五中则说:“东坡《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皆用其语。”可见,这首词是受到苏轼《水调歌头》的影响的。

词的上片写自己对仕途的看法。开头二句点明自己的仕宦情况:“儒冠谁使著?”这是说:我这个戴着儒生帽子(儒冠)的人,怎么会轻易地谈出贫贱二字呢?这里,词人运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慨。紧接着两句,表明了自己对仕途的看法:“何至动言贫。”“何至”,即“哪里至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怎么能说出贫穷二字呢?“动言”,在这里是轻率地说的意思。“贫”字,既是指物质生活的贫困,更是指精神世界的空虚。作者通过这两句的议论,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态度。

作者进一步指出:对于仕途,只有我们这个集团才有资格去干:“此事须吾党,相期到古人。”意思是说:只有我们这个集团才能从事仕途活动,我们应该互相期许,共同达到古人那样的功业境界。“须吾党”,指应该由我们这个集团来干。“到古人”,指达到古人那样的功业境界。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有我们这个集团,才能从事仕途活动;我们应当互相期许,达到古人那样的功业境界。

过片三句,承前启后,进一步说明作者对仕途的看法。“衰颜犹可镜,短发仅堪巾。”作者认为:即使年老色衰,也可以照面,即使头发稀疏了一点儿,也可以做头巾用。“衰颜”,指年老色衰的样子。“短发”,指头发稀疏了一点儿。“可镜”,即“堪镜”,“可以照着面孔”,形容容颜衰老到了极点。“巾”,即“巾帻”(一种头巾),古代常将头发盘绕起来戴在头上。“发仅堪巾”句,意为头发稀疏得只能做头巾。“堪巾”,即“堪作巾”,意思是头发稀疏,只能做成头巾。“衰颜”,即衰老的面容。“短发”句,意为头发已经稀疏了。这两句的意思是:即使年老色衰了,也可以用镜子照着自己;即使头发稀疏了一点儿,也还可以做头巾使用。

作者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自己对仕途的看法。“举世无知者,孤灯夜独亲。”意思是:世上没有人知道的人,只有我在夜晚里,独自面对着一盏孤灯苦苦思念着些什么。“知者”,指了解他的人。“孤灯夜独亲”,意思是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夜晚里,对着一盏孤灯苦苦思念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世上没有人知道的人,就是我自己;只有我一个人在夜晚里,对着一盏孤灯苦苦思念着。

这首词通过咏物抒情,借物寓怀,抒写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人生晚境的哀怨之情,表达了自己孤苦无依、孑然一身的处境。全词构思独特,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