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何难博,文词亦易工。
自非知道理,更是长奸雄。
饰首冠章甫,操心窃大弓。
金椎发冢辈,张竦与陈崇。
【注释】
叹士行:感叹那些行为不正的士人。
学问何难博:学问,知识;博,广博。学问不是难以获得的吗?
文词亦易工:文词,文章辞句;工,精巧。文章辞句也很容易写得很精巧。
自非知道理:自非,不是;知道理,了解事物的道理。不是了解事物的道理。
更是长奸雄:长,助长;奸雄,奸诈的英雄。更助长了英雄的气焰。
饰首冠章甫:修饰头冠,戴上章甫。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借指儒生装束。
操心窃大弓:心,心思;偷,私下取用。心思偷偷地取用了大弓。
金椎发冢辈:金椎,铜制的椎子。发冢,盗墓。盗掘坟墓。辈,类,这一类。
张竦与陈崇:张竦、陈崇都是汉代著名的宦官,这里泛指其他宦官。
【赏析】
此诗是讽刺一些不学无术、专事钻营之徒。诗人首先指出这些人“学问何难博”,接着指出他们的“文词亦易工”。但真正懂得事物道理的人是不会去做这种“自非知道理”的事的,诗人进一步讽刺说他们“更是长奸雄。”最后又以“饰首冠章甫”、“窃大弓”、“发冢辈”、“张竦与陈崇”等具体事例,揭露和批判这些不学无术、专事钻营之徒的丑恶行径。
全诗从肯定“学问何难博”入手,再从否定“文词亦易工”,层层递进,由肯定转入否定,由褒贬转向讥讽。在表达手法上,运用对比手法,先肯定“学知理”的人,再通过反面来衬托出“学不知理”者的可耻行径。
此诗对封建社会某些士大夫的无耻言行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世风的鄙夷和憎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