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桧长松玉立身,雪摧霜挫不争春。
但须处士杯中物,可用明公壁后人。
自审诗肩无骨相,或称书眼尚精神。
南山射虎非吾事,亦复傍观野水滨。
解析
- 诗句释义:
- 老桧长松玉立身:描述的是一棵古老的桧树与一株高大的松树,它们直立如玉。
- 雪摧霜挫不争春:尽管遭受了雪和霜的伤害,它们仍然不与春天竞争,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但须处士杯中物,可用明公壁后人: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些有才华而未被赏识的人的支持,暗示他们就像酒杯中的美酒一样珍贵,等待时机被明主赏识。
- 自审诗肩无骨相: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诗歌方面缺乏真正的才能或骨气。
- 或称书眼尚精神:有人称赞我的书法技巧,认为我的眼光依然敏锐,充满了精神。
- 南山射虎非吾事,亦复傍观野水滨:虽然不是亲自去射杀猛虎(可能是比喻某种激烈的斗争或挑战),我也乐于从旁观看这些事件的发生,享受自然和平静的生活。
- 译文:
- 老桧长松挺立如玉,不畏风雪的侵袭。
- 即使遭遇雪霜,也不与春天争斗。
- 但是,只有有才华而不被重用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 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诗歌方面缺乏真正的才能或骨气。
- 有人称赞我的书法技巧,认为我的眼光依然敏锐,充满了精神。
- 关键词注释:
- “老桧”、“长松”: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玉立身”、“争春”:形容树木虽遭受风雨但依旧挺拔。
- “处士杯中物”:“处士”指隐士,“杯中物”比喻有才华之人。
- “明公壁后人”:比喻被明君赏识的人才。
- “诗肩无骨相”:自我评价缺乏真正的文学才华。
- “书眼”:眼光敏锐,善于发现美。
-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老桧长松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对坚韧不拔、不与世俗竞争的品格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处士和明公的描写,展现了对有才之士的期待和尊重。最后,通过“自审”、“书眼”等词汇,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整体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