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溪山画不如,特寻花竹到贫居。
相迎具茗凉堂上,独肯冲泥苦雨馀。
伐病政思翻素问,论诗徒觉过黄初。
脱然百脉俱苏醒,药饵登时已可疏。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四年(1089)春与好友赵达夫的唱和之作。

“无限溪山画不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虽然有无数的山水画能够描绘出自然的美景,但是这些画作无法完全替代眼前的真实景色。这里的“溪山”,指的是美丽的自然风景;“画不如”则是说这些画无法与眼前的景色相比。

“特寻花竹到贫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关心之情。诗人特意来到自己的贫居中,为的是迎接朋友的到来。这里的“花竹”,指的是美丽的花草和竹子;“到贫居”则说明诗人自己并不富裕。

“相迎具茗凉堂上,独肯冲泥苦雨馀”两句,描述了两人相见的场景。他们一起品茶、聊天,享受着宁静的时光。然而,当天下起了大雨时,诗人却独自忍受着寒冷。这里的“具茗”指的是准备茶叶,供大家饮用;“凉堂上”则是指凉爽的房间里。而“冲泥苦雨馀”则是说雨水打湿了地面,使得地面变得非常潮湿。这两句诗通过描述两人共度时光的场景,以及诗人在雨天中独自承受寒气的情景,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伐病政思翻素问”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健康的关注之情。他正在努力地治疗疾病,希望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里的“病”指的是疾病;“政”指的是政治;“伐病”则是指治疗疾病的行为;“翻素问”则是指翻阅古代医学书籍。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的关注,以及对古代医学知识的尊重。

“论诗徒觉过黄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他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还有所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这里的“论诗”指的是讨论诗歌;“过黄初”则是指超过黄初时期。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谦虚态度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脱然百脉俱苏醒,药饵登时已可疏”两句,表现了诗人康复后的愉悦心情。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了正常,药物也达到了效果。这里的“脱然”指的是身体恢复的状态;“百脉俱苏醒”则是指全身的血脉都恢复了活力;“药饵登时已可疏”则是指药物已经起到了作用。这句诗通过描述身体恢复和药物效果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康复生活的乐观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体现了苏轼热爱自然、重视友情、注重养生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情感底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