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仙派古来闻,南渡枢臣七世孙。
幸不幸间身且隐,玄之玄处道常尊。
惜闲剩读真书传,入静时思旧户门。
送往恤孤尚留意,亦防公议恐无恩。
【注释】
鱼龙仙派古来闻:鱼龙,这里代指神仙。鱼龙之派,即指仙人的家族。
南渡枢臣七世孙:南宋时,朝廷以“南渡”为官称,“南渡枢臣”指在南方执政的大臣。七世孙,即第七代孙子。
幸不幸间身且隐:幸运或不幸,都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身且隐,指隐居生活。
玄之玄处道常尊:玄,玄妙。玄之玄处,玄妙的境界。道常尊,道总是被尊敬。
惜闲剩读真书传:珍惜空闲时间读《真书》,即读《真经》。
入静时思旧户门:《真经》卷十有《心无相》一篇,说:“夫言者皆欲得吾所持而示我也。”《心无相》是道家内丹术的经典之一,讲如何修炼成丹。入静时,即修炼静功时,作者思念着《真经》中讲的修道之法。
送往恤孤尚留意:送走人的时候仍关心孤儿寡母的生活。
亦防公议恐无恩:也担心人们议论,怕因此失去人们的同情和帮助。
【赏析】
此诗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春。当时作者因上书劝谏而被贬谪,在江西上饶居住,所以诗中有“送走人”、“送别”“恤孤”等语。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厌倦、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怀。
第一首,开头四句,点明诗人受贬的原因,是因为他上书劝谏而被罢官。“鱼龙仙派古来闻”,写诗人受贬后仍然关心国家安危,忧国忧民;“南渡枢臣七世孙”,“幸不幸间身且隐”,表达出诗人对政治斗争的厌倦,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玄之玄处道常尊”,“惜闲剩读真书传”,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清高自持的心态,表现出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
第二首,前两句写诗人被贬之后的心情,“幸不幸间身且隐”,既庆幸又无奈,“玄之玄处道常尊”,则表现出他的超脱和淡然。第三四句,则写出了他在隐居生活中依然关注国家大事,并希望皇帝能体恤百姓。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他对于这种生活的无奈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实朴素,意境深远幽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