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腴前臑与同甘,茄瓠朝朝满菜篮。
万马昔从行漠北,一蓑今得老江南。
将军夜度弹筝峡,处士秋栖挂篰岩。
予夺喜嗔两堪笑,暮三何必胜朝三。
【解析】
“得老”是题目,全诗四句。
【译文】
方腴前臑和甘美,茄瓠朝朝满菜篮。万马昔从行漠北,一蓑今得老江南。将军夜度弹筝峡,处士秋栖挂篰岩。予夺喜嗔两堪笑,暮三何必胜朝三。
注释:得老 指得到年老时。方腴前臑(ráo)与同甘(yuán):肥美的肉放在前面,表示对老人的敬意。茄瓠:茄子瓜。朝朝满菜篮:每日早晨都装满菜篮。万马:指许多骏马。昔从行漠北:从前随军出征漠北。一蓑(suō)今得老江南:现在只穿着一领蓑衣在江南度过晚年。弹筝峡:地名。处士:隐士。篰岩:地名。予夺喜嗔(chī chēn)两堪笑:给予什么就欢喜什么,给什么就发怒什么,都是可笑的事情。暮三:傍晚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以生动的笔墨刻画了一幅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田园风景。诗中描绘的景物虽不十分复杂,却有情有趣。诗人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充满诗意的图画,表现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首联写自己与老友在田野上一起劳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情。“方腴”意为肥美,“前臑”意为肉块,“与同甘”即表示对朋友的敬爱之情。“茄瓠”为蔬菜瓜果类。“朝朝满菜篮”则说明作者经常在田间劳作,收获颇丰。
颔联写昔日战友如今各自在不同的地方过着隐居的生活。“万马”指许多战马,“一蓑”则是用茅草做的蓑衣,“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昔从行漠北”指过去曾随军出征漠北,“今得老江南”指现在只能在江南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
颈联写自己曾经有过的雄心壮志,而现在只能垂钓于江边。“弹筝峡”是三峡中的一个地名,位于巫峡之西,瞿塘峡之东。“处士”是指隐士,“挂篰”(zhì)岩是说坐在岩石上钓鱼。“予夺喜嗔两堪笑”,意谓无论给予什么东西都很高兴,也不管给予什么都会生气,这都是不值得一提的琐事,不值得一笑。最后两句“暮三何必胜朝三”,是说自己在晚年更懂得珍惜时光,而不像年轻时那样追求名利。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朴素无华的诗句描写了农村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往昔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