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江湖尚此行,从今一钵老淮城。
闻闻见见元无法,去去来来岂有情。
肯复餐针效罗什,独能沽酒致渊明。
风吹云散各南北,我亦归寻钓石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逐句疏通,理解诗意,把握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岁晚江湖尚此行”,意思是:岁月已晚,江湖之间,依然有人前来。“尚此行”意为:还来这一趟。“岁晚”,年老;“江湖”,泛指世俗的名利场。“尚此行”,表明诗人仍要出世。“江湖”指仕途,即官场。诗人虽年老,但仍然热衷于官场生活,可见其志不在隐。

“从今一钵老淮城”,意思是:从此我将在老淮城中度过余生。“淮城”指扬州(古称淮南郡,又称扬州)。“一钵”指随行僧人的食具,也喻指佛家之食。“老淮城”,意谓在淮城度过晚年。诗人在淮城度过了漫长的一生,他热爱这里的生活,所以决心终老于淮城。

“闻闻见见元无法”是说:听说听说,所见所见,都无办法。“元”通“原”。 “闻闻见见”指耳闻目睹,即亲眼看到。“元无法”意谓耳听目视,却找不到办法。

“去去来来岂有情”,意思是:去去来来,难道有情义吗?“去去来来”指往来不断。“岂有情”意谓往来不绝,难道还有情义吗?

“肯复餐针效罗什”,意思是:怎能恢复往日学道之心呢?“肯复”意为怎可、岂能。“餐针”比喻用功读书,“罗什”指唐代僧人鸠摩罗什。“效罗什”,意谓效仿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东晋时期的高僧,曾译出很多经典,影响极大。

“独能沽酒致渊明”,意思是:只有我能卖酒给陶渊明。“致”指献,送。陶渊明是东晋末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的杰出代表,他反对统治者的腐败,主张回归自然,归隐田园。诗人自比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

“风吹云散各南北,我亦归寻钓石盟”,意思是:风吹云散,各自东西;我也寻找着那钓石盟。“云散”指云消雾散,形容人各一方。“钓石盟”指《庄子·外物》中所说的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又梦见自己是蝴蝶的化身,醒后不知哪只是庄周,哪只是蝴蝶,说明一切皆空,万物皆为幻象。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的归隐之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通俗平易,意境优美清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

首联两句点明主题,抒发了作者归隐之情。“江湖尚此行”,表明作者仍热衷于官场生活,可见其志不在隐。“岁晚”二字,点明了时间,同时暗指作者年华已逝。“江湖”指仕途,即官场。“尚此行”意谓:从此我将在老淮城中度过余生。“老淮城”,意谓在淮城度过漫长的一生。

颔联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风”指风声,“吹”指吹拂,“云散”即云散去。“风飘”一词,既描绘出云散的场景,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各南北”,意谓彼此分离。这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虽然渴望归隐田园,但同时也担心与朋友分离。

颈联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决心。“肯复”意为哪能、怎能。“餐针”比喻用功读书,“罗什”指唐代僧人鸠摩罗什。“效罗什”意谓效仿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唐初著名的翻译大师,精通佛教经典,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诗人将这位高僧作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学习佛法、追求智慧的决心。同时,“独能”一词还暗示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处境。

尾联两句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钓石盟”指《庄子·外物》中所说的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又梦见自己是蝴蝶的化身,醒后不知哪只是庄周,哪只是蝴蝶,说明一切皆空,万物皆为幻象。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的归隐之意。同时,“我亦归寻钓石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隐前后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浅显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