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近参旗欲下弦,倚楼半夜独看天。
故园入梦将千日,朝服离身已七年。
汹汹火惊何不去,嗷嗷籴贵更堪怜。
汉庭使者求民瘼,汲黯应须识后先。
【注释】
七月二十三日闻城南火,午至夜半,怀归:七月二十三日晚至半夜,听到城南有火灾。
月近参旗欲下弦,倚楼半夜独看天:月亮靠近参星时就要落下,我在高楼中独自看着天空。
故园入梦将千日,朝服离身已七年:故乡的梦已经做了很久,但是朝廷的官服已经被我穿了七年了。
汹汹火惊何不去,嗷嗷籴贵更堪怜:熊熊的大火惊动了我,但粮食涨价更让人可怜。
汉庭使者求民瘼,汲黯应须识后先:汉朝的使臣寻求百姓的疾苦,汲黯应当懂得前后相继的情况。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元和五年(810),当时诗人在洛阳任监察御史。七月二十三日,洛阳南城发生火灾,诗人彻夜未眠,忧心忡忡。这首诗是诗人在火灾之后写给朋友张建封的诗。
首联“月近参旗欲下弦,倚楼半夜独看天”。诗人以参宿距月最近为喻,言月当下弦,即农历七月初八左右,而此时洛阳城南发生大火,诗人夜不能寐,倚楼而望。这两句诗写诗人在火灾之夜,焦急不安的心情,以及他孤独寂寞的处境。
颔联“故园入梦将千日,朝服离身已七年”,言诗人在梦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他已经离开了朝廷七年了。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朝廷官职的厌倦之情。
颈联“熊熊火惊何不去,嗷嗷籴贵更堪怜”言大火虽然惊骇了诗人,但他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为民请命的决心。同时,他也感叹粮食价格之高,让人感到十分可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他为国家分忧的责任感。
尾联“汉庭使者求民瘼,汲黯应须识后先”言汉朝的使者正在寻找百姓疾苦的根源,而汲黯应该懂得这些情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重视民生问题,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分忧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述火灾之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人民以及自己命运的担忧和感慨。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大事、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