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独榻夜难晨,秋气初寒展转频。
每怪未尝成梦寐,自怜何苦费精神。
非关世事兼身事,欲学贤人与圣人。
更着冰霜当七十,向来虚费几青春。

以下是对《不寐》一诗的逐句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不寐》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通过描绘秋夜的孤寂和内心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和挣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如下所示:
  • 不寐
  • 孤灯独榻夜难晨,秋气初寒展转频。
  1. 诗句翻译
  • 第一句“孤灯独榻夜难晨,秋气初寒展转频。”描述了诗人夜晚独自一人,面对着孤独的灯光和冷清的床榻,感到难以入睡。秋天的气息让夜晚更加寒冷,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 第二句“每怪未尝成梦寐,自怜何苦费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渴望,但又常常醒来,感到遗憾和无奈。同时,诗人也感叹自己为何要如此辛苦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 第三句“非关世事兼身事,欲学贤人与圣人。”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事务的关注(世事)和自身的责任(身事),但同时也表达了他想要向贤人和圣人学习的愿望。
  1. 关键词解读
  • “孤灯独榻”: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孤独和凄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助。
  • “秋气初寒展转频”: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以及诗人因寒冷而难以入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内心的感受。
  • “每怪未尝成梦寐,自怜何苦费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反思和感慨。
  • “非关世事兼身事,欲学贤人与圣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现实的看法,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学习和成长的态度和决心。
  1. 赏析
  • 《不寐》通过对孤独、寂静、忧虑等情绪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理想、对未来的种种期待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悟的佳作。
  1. 创作背景
  • 根据诗中的用典和意象,可以推测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肃宗时期的安史之乱之后或之后的某个时间段。这一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凋敝,诗人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杜甫的《不寐》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歌。通过对孤独、寂寞、忧虑等情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