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科名续父灯,岂知七十老无能。
儿童半长馀犹幼,门户中衰久未兴。
南亩尽捐犹有宅,白头垂秃已如僧。
平生诗力秋尤健,万里霜天击怒鹰。
诗句注释:
-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七十岁的人写了七言诗十首。
- 三十科名续父灯:指科举考试中了,延续父亲的功名。
- 岂知七十老无能:没想到七十岁已经没有能力做了。
- 儿童半长馀犹幼:孩子一半大,我还很年轻。
- 门户中衰久未兴:家族的门户衰落很久了。
- 南亩尽捐犹有宅:尽管农田全部卖掉,还有房屋。
- 白头垂秃已如僧:头发全白,胡须全掉,已经像个僧人了。
- 平生诗力秋尤健:一生中的诗歌创作,到了秋天特别旺盛。
- 万里霜天击怒鹰:在万里霜天中射杀凶猛的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一位七十岁老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慨。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人生、岁月、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七十翁吟七言十首”,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和身份,同时也引出了诗人的主题思想。接下来,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科举经历,表达了对父亲的期望和自己未能达到父亲期望的遗憾。
第二句“三十科名续父灯”,描绘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延续了父亲的功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第三句“岂知七十老无能”,转折到诗人的现实生活,感叹自己已经到了七十岁,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能力。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衰老和无力的无奈和悲伤。
第四句“儿童半长馀犹幼”,诗人回忆起自己的孩子还小,自己依然年轻,这反映出诗人对家庭的眷恋和责任感。
第五句“门户中衰久未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家庭状况,家族的门户已经衰落很久了,这反映了诗人对家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第六句“南亩尽捐犹有宅”,诗人虽然卖掉了农田,但仍然保留着一座房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坚守。
第七句“白头垂秃已如僧”,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外貌,已经满头白发,胡须脱落,就像是一位僧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一句“平生诗力秋尤健”,总结了诗人一生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在秋天的时候更加旺盛。这句诗赞美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岁月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