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为客太匆匆,已上西江又复东。
只信一朝飞舴艋,何知五度落梧桐。
绝怜牛女常遭谤,粗足莼鲈不叹穷。
世外世间异天壤,政须深谷卧秋风。
译文:
六月初八立秋,诗人感慨自己一生如过客般匆匆,已登上西江又返回东江。只相信一日就能乘舴艋船飞过梧桐树,哪知五次都坠落在梧桐树上。最可怜牛郎织女常遭人诽谤,粗茶淡饭也无所谓,只是莼菜鲈鱼不叹息贫穷。世间外还有世间,天地之间相差很大,必须隐居在深谷卧秋风中。
注释:
- 六月二十八日:指农历六月初八,为传统节气“立秋”的日期。
- 平生:一生中。
- 太匆匆:非常匆忙。
- 西江:即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
- 又复东:再次向东。
- 信:相信。
- 一朝:一日,一天。
- 舴艋(zé měng):小船。
- 落梧桐:落在梧桐树上(梧桐落叶)。
- 牛女:指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
- 常遭谤:常被诽谤。
- 莼鲈(chún lú):即莼菜,一种水生植物;鲈鱼。
- 粗足:粗茶淡饭足够。
- 叹穷:感到不足。
- 异天壤:差别很大。
- 政须:必须。
- 深谷卧秋风:隐居在深山中,卧于秋风之中。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六月二十八日立秋”,点明了诗歌的时间背景和主题。接着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他认为自己一生如过客般匆匆,已经登上西江又返回东江,这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中间两句“只信一朝飞舴艋,何知五度落梧桐”,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的认识。他以为一日能飞过梧桐树,却不知五次都坠落在梧桐树上。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最后两句“绝怜牛女常遭谤,粗足莼鲈不叹穷”,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他并不羡慕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也不以物质贫富为念,而是以隐居生活为满足。这种超脱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种深沉的感慨和豁达的态度,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