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胥湾口铁山头,汗漫空为万里游。
一第仅如晁济北,万诗堪继陆严州。
可用老扶灵寿杖,也曾亲到结邻楼。
馀生无所求于世,今世何人识故侯。

【注释】扶胥湾:今广东雷州半岛。铁山头:在今雷州半岛南端的乌石港西侧。晁济北,即晁公武,北宋诗人、学者。陆严州,即陆希声,南宋诗人、学者。老扶灵寿杖:指陆希声晚年曾用此杖。结邻楼:指陆希声的故居。馀生无所求于世:意思是说作者对世间功名富贵并不追求。

【译文】扶胥湾口的铁山头,我在这里漫无目的地飘荡;只有像晁济北先生那样,才能万里遨游。陆希声仅以一第而名闻天下,我则万诗堪继陆希声。老迈之后拄着灵寿杖,也曾亲到过他曾经居住过的结邻楼。我的余生没有其他的追求了,如今世上还有谁认识这位故侯?

【赏析】这首七律是诗人辞别故乡时写的一首诗。诗人从自己年近七十岁写起,回顾了一生的遭遇和经历,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诗一开始就写了自己在扶胥湾口铁山头的所见所闻。首联“扶胥湾口铁山头,汗漫空为万里游”一句中的“扶胥湾口”点明了诗人当年出仕的地方,“铁山头”既点出了诗人当年的居处,又暗喻了自己当年的处境(因有“扶胥”之称,所以这里特用“铁山头”来指代),这一句中还隐含着诗人对自己当时处境的不满。“汗漫”一词,既是形容诗人当年漫游四方的豪情,也暗示了他当年仕途不顺。“万里游”,既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未酬,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颔联“一第仅如晁济北,万诗堪继陆严州”,两句中既有对前人晁济北的追思,又有对后人的期许。晁济北是宋末著名词人,陆希声是南宋著名诗人。“一第”、“万诗”都是形容其学问、才学的高深。诗人希望自己能继陆希声之后,留下更多的诗文,流传下去。颈联“可用老扶灵寿杖,也曾亲到结邻楼。”两句是说自己晚年虽已衰老,但还是坚持读书写作,并曾多次来到过陆希声当年所居过的结邻楼。这里的“结邻楼”是陆希声当年隐居读书的地方,也是陆希声与当地百姓交往的场所。尾联“馀生无所求于世,今世何人识故侯。”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对世间功名富贵并没有太多的欲望。现在的人们又能认识得到我这个曾经的“故侯”吗?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了,对世事看透了的思想境界。诗人的这一思想在宋代文人中是很有代表性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