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将白发见青春,世事何关虮虱臣。
去就时难千里梦,是非论定百年身。
偶然不死由天地,尚可无惭对鬼神。
敢问名垂汉唐史,萧曹房杜本何人。
元日感事
方回诗歌鉴赏
- 诗句原文
羞将白发见青春,世事何关虮虱臣。
去就时难千里梦,是非论定百年身。
偶然不死由天地,尚可无惭对鬼神。
敢问名垂汉唐史,萧曹房杜本何人。
- 译文注释
- 羞将白发见青春:我不愿意用满头白发来面对青春岁月。
- 世事何关虮虱臣:世间的纷争何必让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去应对?。
- 去就时难千里梦:无论选择留下还是离去,我都感到前途渺茫,如同在千里之外做一场梦。
- 是非论定百年身:人生短短百年,但是非功过却要经历一生才能评断。
- 偶然不死由天地:或许我只是偶然存活至今,与天地有缘。
- 尚可无惭对鬼神:我虽然还活着,但内心并没有因此而羞愧,因为我可以向鬼神证明。
- 赏析
-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诗人以“羞将白发见青春”开头,表达了自己不愿被岁月所侵蚀的心态。接着,通过“去就时难千里梦”和“是非论定百年身”,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人生路上的无奈与迷茫。然而,最后两句“偶然不死由天地,尚可无惭对鬼神”则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坦然,他相信自己虽然渺小,但依然值得自豪。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死、得失时的复杂心态。
- 写作背景
- 方回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方回的诗歌往往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元日感事》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诗人通过对自身年老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价值的坚守。
- 关联作品对比分析
- 《元日感事》中的“萧曹房杜本何人”一句,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中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古讽今,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忧虑的情感。而方回在这首诗中,则是通过自己的身世感受,来抒发这种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方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他的个人情感世界。
- 文学价值和影响
- 《元日感事》是方回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该诗不仅体现了方回的诗歌创作风格,也为研究宋代诗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该诗也被收入《宋诗纪事》等著名文学史著作中,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现代应用与启示
-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有时也会感到迷茫和无助。方回的《元日感事》提醒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方回的诗歌中汲取力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