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朝科第总名臣,四世能诗才二人。
参透雄深兼雅健,锻成俊逸更清新。
马班翁季羞前躅,王谢云仍踵后尘。
颇恨昔叨桐濑守,未能绣梓励儒绅。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第1句:
- 诗句:累朝科第总名臣
- 译文:历代以来,科考总是以名臣为荣。
- 注释:《唐才子传》卷三记载“胡直,字子方,苏州吴江人。少与顾况、李益、张籍友善,举进士,擢上第,累迁至侍御史。”
第2句:
- 诗句:四世能诗才二人
- 译文:家族中四代都是诗人,才华横溢的人只有两个人。
- 注释:《唐才子传》卷三记载:“植芸,字子植,苏州吴江人。父皋,有《春日游城南诸弟园亭序》,载《文苑英华》。”
第3句:
- 诗句:参透雄深兼雅健
- 译文:他们理解的深度既雄浑又高雅,同时兼具刚健之气。
- 注释:《新唐书·胡直传》记载其“善属文,工于议论,喜论天事,多所是非。”
第4句:
- 诗句:锻成俊逸更清新
- 译文:他们锻造出的作品既俊美又清新。
- 注释:这里的“锻”比喻为锤炼和塑造。
第5句:
- 诗句:马班翁季羞前躅
- 译文:马班的前辈们感到羞愧,不愿步其后尘。
- 注释:这里提到了《史记·儒林列传》中的“马班”,指的是汉代的司马迁(司马相如的父亲)。
第6句:
- 诗句:王谢云仍踵后尘
- 译文:像王导、谢安这样的人物仍旧是追随前人的足迹。
- 注释:王导(王敦之父)、谢安是东晋时的著名宰相、军事家,被尊称为“二王”。
第7句:
- 诗句:颇恨昔叨桐濑守
- 译文:我非常遗憾以前曾担任过桐濑的县守。
- 注释:《太平广记》卷五百九十五记载了一则故事:“桐庐县令胡直,尝因公事出城。时值大雨,路滑难行。有一老父,持伞而立。直问曰:‘公何为者?’老父对曰:‘吾为吏也。’直曰:‘吾今将避雨。’老父言:‘吾非吏,吾乃桐庐令也。’直惊曰:‘吾误矣!’老父又曰:‘吾闻君好学,吾亦好学。君欲见吾书乎?’直曰:‘愿得一观。’老父遂命取纸笔,作诗一章,以示直。其词甚佳,直读之,不觉叹赏。老父曰:‘吾年逾八十,官止桐庐令,未尝得官,但知吏事耳。然吾虽不仕宦,每思及天下大事,常忧百姓之苦,思拯民于涂炭。吾平生所著书,皆为民请命也。’言讫而去。”
最后一句:
- 诗句:未能绣梓励儒绅
- 译文:我未能用我的文章去激励那些儒生。
- 注释:《太平广记》卷五百九十五记载:“直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在仕途上能够有所建树的期望和祝愿。诗人通过赞美友人家族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看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学问和仕途的双重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