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更深独倚楼,天清地静俯河流。
梧桐影转三更月,蟋蟀声催万象秋。
自古有生皆有死,即今无喜亦无忧。
更着四年当八十,我于人世复何求。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酒醒更深独倚楼”:
- “酒醒”:醒来,意味着诗人在深夜中醒来后的情景。
- “更深”:夜晚的时间更晚,强调了诗人醒后的孤独和寂寞。
- “独倚楼”:独自一人靠在楼上,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现实的沉思。
- “天清地静俯河流”:
- “天清”:天空清澈,暗示了环境的宁静。
- “地静”:地面安静,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宁静感。
- “俯河流”:从高处俯瞰河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欣赏。
- “梧桐影转三更月”:
- “梧桐影”:梧桐树叶的影子,可能是指月光下的树影。
- “转”:变化,指树叶影子的变化。
- “三更月”:晚上三更时分的月亮,是典型的夜景描写。
- “蟋蟀声催万象秋”:
- “蟋蟀声”:蟋蟀的鸣叫声,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万象秋”:万物进入秋天,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循环。
- “自古有生皆有死”:
- “自古”:自古以来的意思,表明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 “有生”:生命存在。
- “皆有死”:每个人都有死亡,强调生命的有限性。
- “即今无喜亦无忧”:
- “即今”:现在的意思,表示当前的情境。
- “无喜”:没有喜悦,可能是由于生活的无奈或心境的平和。
- “亦无忧”:同样可以无忧,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更着四年当八十”:
- “更着”:加上、再增加的意思。
- “四年”:时间的流逝,四年过去了。
- “当八十”:年龄的增长至八十岁,是一种人生经验的累积。
- “我于人世复何求”:
- “我于人世”:我在人间。
- “复何求”: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呢?表达了一种放下一切、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抒情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月亮、星星、蟋蟀等,以及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