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年深碎破时,我能补苴以完之。
惊逢大桁重华典,喜见由庚束皙诗。
王会周篇汲郡冢,儒生秦颂泰山碑。
装潢作手今无敌,消得朝天驲骑驰。
【注释】
卷轴:指书籍。大桁:天子所建的大车,这里指皇帝的车驾。
华典:华丽的典礼。由庚:《尚书》篇名,《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王会:天子的聚会。汲郡冢:汲县的坟墓。汲县在今河南省。汲郡是汉文帝刘恒封地,故称汲郡。
儒生:学者。秦颂:秦始皇所作的歌颂功德的文章,后被尊奉为“秦颂”。泰山碑:刻有秦代历史事件的石碑。
装潢:装裱、裱糊。作手:裱糊工匠。朝天驲骑:指朝廷驿马,用以传递急件。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幅书卷的装帧工艺。
首句“卷轴年深碎破时”交代了作品的背景。诗人用“年深”说明这幅古卷已流传多年,而“碎破时”则表明它已经破损不堪,需要修补。
第二句“我能补苴以完之”,表达了作者想要修复这幅古卷的愿望。他自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古卷重新完整。这句诗充满了对古籍的珍视之情和修复文物的决心。
第三、四句“惊逢大桁重华典,喜见由庚束皙诗”进一步描写了这幅古卷的内容。这里的“大桁”指的是天子的车驾,“重华”指的是盛大的典礼,“由庚”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法,“束皙”则是古人的名字。这些词语都与这幅古卷的主题紧密相关,展示了它的珍贵和独特之处。
第五、六句“王会周篇汲郡冢,儒生秦颂泰山碑”则描绘了这幅古卷的装帧工艺。这里提到了两个地方:一是汲郡(今河南汲县),二是泰山。这两处都是古代的重要遗迹,分别代表了周朝和秦朝的文化遗产。通过这两处地点,诗人巧妙地将古卷的历史背景和装帧工艺相联系,展现了这幅古卷的独特魅力。
最后两句“装潢作手今无敌,消得朝天驲骑驰”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这里提到了“装潢作手”和“朝天驲骑”,前者指的是装裱工匠,后者则是朝廷驿马。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语,赞美了装裱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朝廷驿马的速度,也暗示了这幅古卷的重要性和价值。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古卷的精美装帧工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古籍的热爱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