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骎骎似可咍,多年吾已似衔枚。
品题已定门人叛,议论方公敌国来。
瓦砾敢侔珠玉价,茅茨谁办栋梁材。
渊明归去庐山下,未少黄花酒一杯。

诗句:世道骎骎似可咍,多年吾已似衔枚。

译文:世间的风气越来越像可以嘲笑的那样,我已经在默默地承受了多年的压抑和痛苦。我已经像士兵一样默默地忍耐着,不再像以前那样张扬自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表达了对当前世道的失望和无奈。诗人用“世道骎骎似可咍”来描述社会风气的变化,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冷漠。而“多年吾已似衔枚”则表达了诗人多年来默默忍受的痛苦和压力。这种沉默的抗议和无声的呐喊,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痛苦。

第二句“品题已定门人叛”,诗人以门人的叛变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道的不满和反抗。这里的“品题”是指对事物的评价和判断,而“门人叛”则是比喻自己的忠诚和信仰被背叛。这种表达方式,既直接又深刻,既形象又有力。

第三句“议论方公敌国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斗争的厌恶和反感。这里的“方公”是指正在执政的官员,“敌国”则是指敌人。诗人用这样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斗争的反感和厌恶。这种表达方式,既直接又深刻,既形象又有力。

第四句“瓦砾敢侔珠玉价”,诗人以瓦砾与珠玉的价格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财富和地位的不屑一顾。这里的“瓦砾”是比喻贫困和低贱,“珠玉”则是比喻财富和地位。诗人用这样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追求的淡薄和超脱。这种表达方式,既直接又深刻,既形象又有力。

最后两句“茅茨谁办栋梁材”,诗人以自己的归隐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看破和放下。这里的“茅茨”指的是简陋的住所,“栋梁材”则是比喻有用的人才和力量。诗人用这样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破和放下。这种表达方式,既直接又深刻,既形象又有力。
整首诗通过对世道的描写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和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失望感。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行动和选择,展现了自己对于名利看破和放下的态度和决心。这种态度和决心,不仅是对个人的追求,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警示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