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日烧空暍欲死,诗来如向雪中看。
古罍出土铜声尽,明月浮空贝影寒。
江海岂无鸥作社,头颅安得鹖为冠。
会须弃置人间事,同向秋风觅钓竿。

注释:

赫日烧空,烈日炎炎,如同要人命一般。

诗来如向雪中看,读诗如临冰雪,清凉无比。

古罍出土,酒壶已经破碎,只剩下声音了。

明月浮空,月亮高悬空中,光芒四射。

贝影寒,月光下的波纹像寒光一样,让人感觉寒冷。

江海岂无鸥作社,大江大海之中,怎么会没有鸟做聚会呢?

头颅安得鹖为冠,我的脑袋里怎么能够容得下一只乌鸦?

会须弃置人间事,我要抛弃世间的纷扰和琐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同向秋风觅钓竿,我会带着我的钓竿,一起去追逐秋天的凉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各种事物的独特特性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首句”赫日烧空暍欲死”,形容烈日炎炎,热浪滚滚,仿佛要将人活活烤死。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

第二句”诗来如向雪中看”,通过对比,突出了诗歌的清凉和美好。诗人把诗歌比作冰雪,让人感到清新宜人。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诗歌的美丽与冰雪的清冷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古罍出土铜声尽”,描绘了酒壶破碎后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常和世事的感慨。这一句以酒壶为线索,巧妙地串联起了前两联的意象。

第四句”明月浮空贝影寒”,描绘了月亮高悬在空中,月光如水,波纹荡漾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个画面,传达了内心的平静与淡然。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水,形象地描绘了月夜的宁静。

第五句”江海岂无鸥作社”,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大江大海之中,应该有鸟儿做集会,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这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鸟儿比作自由的象征。

第六句”头颅安得鹖为冠”,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不满。他认为自己的脑袋里怎么能容得下一只乌鸦?这是诗人对名利场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乌鸦比作功名利禄的象征。

最后两句”会须弃置人间事,同向秋风觅钓竿”,诗人表示他要抛弃世间的纷扰琐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会带着他的钓竿,一起去追逐秋天的凉风。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两句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