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岸儿童看客过,人烟近处放牛多。
万株漫自栽桑柘,一缕何曾织绮罗。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立岸儿童看客过”,写在江边观看过路行人,儿童站在岸边,目送行人远去。
第二句“人烟近处放牛多”,是说在村庄附近放牛的人很多。
末两句“万株漫自栽桑柘,一缕何曾织绮罗”,是说在江边种植桑树和柘树,种了成千上万,但那丝线却从未用于织制丝绸、锦缎之类的东西。
注释: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这是诗人在青溪道上乘船游览时所作的一组诗,共十二首。青溪:指青弋江。青弋江发源于安徽绩溪县,流经旌德县至宣城县泾川镇入浙江境内。
立岸:指岸边。
儿童看客过:指孩童们观看过往的旅客。过:经过。
万株:形容桑树很多。
漫自:随意,任意地。
何曾:哪里,何时。
绮罗:一种丝织品,这里泛指精美的丝织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江边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诗人站在岸上观赏着过往的行人和附近的农事,觉得十分有趣。他看到远处有成群结队的农夫正在耕田种地,而近处则有很多孩子在放牧。诗人对这样的农村生活很感兴趣,于是又看到江边的树木郁郁葱葱,满眼都是绿色,而那些树皮上的细丝,似乎与丝绸、锦绣之类并无关系。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实真挚,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通过描绘农家田园风光和农事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