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方诸影绿鬟,空蒙潋滟一窗间。
天河不洗读书眼,未可同君上此山。

十里方诸影绿鬟,空蒙潋滟一窗间。

天河不洗读书眼,未可同君上此山。

注释:在十里外的地方,有座山峰像绿头发一样映入眼帘。窗户前空蒙的水波如镜面般平静。虽然银河没有洗涤我那渴望知识的双眼,但还不可与你一同来到这美丽的山顶。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思念之情。首句“十里方诸影绿鬟”以形象的比喻和细腻的语言勾勒出远山的轮廓和颜色,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一抹翠绿。接着,“空蒙潋滟一窗间”则用空灵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窗外的水波粼粼和朦胧之美,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既表现了对方回的深深思念,也表达了对友情的重视。

次韵阎学士靖轩赠受益山居二首是方回为表达对友人山居生活的赞美及自己的思念之情所写的一组七言绝句。其中,第二首尤为出色,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首句“十里方诸影绿鬟”,以生动的描写开篇。方诸山位于浙江绍兴城东,因山顶有石似玉,故又名方山。这里的“方诸”二字不仅指的是具体的山名,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心灵。“影绿鬟”则巧妙地利用“影”字双关,既指山的影子,又暗指女子的头发,形象地描绘出了山的秀美景色。这种巧妙的运用不仅让读者能够迅速捕捉到美景,还增添了诗句的韵味和深度。

“空蒙潋滟一窗间”,这句诗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意境。“潋滟”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空蒙”则传达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鲜活。同时,“一窗间”也暗示了山居生活的独特之处——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美好。

尽管诗中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但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在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感受。“天河不洗读书眼,未可同君上此山”,这句诗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天河”在这里象征着浩渺无垠的知识海洋,而“读书眼”则代表了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未可同君上此山”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似乎因为无法与友人共同欣赏这美景,而感到有些不甘。

这首诗也体现了方回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独特情趣和审美观。他不仅关注自然之美,还注重人文情怀的表达。在描绘山水的同时,他也不忘对友人的品德和才情给予赞扬和肯定。这种将自然之美与人伦之美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立体。

《次韵阎学士靖轩赠受益山居二首》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方回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