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涛江五月湖,画图一见粟生肤。
君家奄有两奇观,更觉天真胜画图。
注释:八月的涛声在江面上回荡,五月的湖光映照着湖面。画图上看到的景象让我感到粟粒般大小的水花都生动起来。你家拥有两处奇观,更觉得天然之美胜过画中景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阎学士靖轩赠送山居美景的感谢之作。首句以“八月涛江五月湖”开篇,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颔联“君家奄有两奇观,更觉天真胜画图”,则表达了对阎学士所赠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八月涛江五月湖,画图一见粟生肤。
君家奄有两奇观,更觉天真胜画图。
注释:八月的涛声在江面上回荡,五月的湖光映照着湖面。画图上看到的景象让我感到粟粒般大小的水花都生动起来。你家拥有两处奇观,更觉得天然之美胜过画中景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阎学士靖轩赠送山居美景的感谢之作。首句以“八月涛江五月湖”开篇,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颔联“君家奄有两奇观,更觉天真胜画图”,则表达了对阎学士所赠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解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张雨的《送子由之任黟县》。 “五月旦抵旧隐”: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来到我旧居的地方。端午,即端阳节,又称重午节、龙舟节等。 “柳萌整征鞍,杏熟卸归驮”:柳树发芽,整理好马鞍,杏儿成熟,卸下行装。 “风帆辍湘游,云屋返黟卧”:收起船帆,停止在湘江的游览,返回故乡,住在云雾缭绕的房屋中。 “天暑室人瘦,地荒园叟惰”:天气炎热,家中的人消瘦,土地荒芜,园里的老人懒惰。
【注释】 屈:指汉朝时,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因元帝的皇后为卫氏,外戚专权,遂封赵飞燕为皇后。 使:使者。 守:守卫。 乡国:家乡国家。 □□□:用典出自《诗经·魏风·硕鼠》中的“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之句,意谓要离开这个剥削阶级的乐园,到自由快乐的地方去。 比屋:每家每户。 燕雀语:用典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谁谓尔无羊?百尔何求?民卒(仓猝)有御,鸡栖于埘(du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观世音像赞 观见世间,苦痛之心。而往救之,脱彼呻吟。咄,千□□□,□□只眼。曰何以故,以心观心。 译文: 观音菩萨的像,展现了世间的苦难和痛苦。她用慈悲的心去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使他们摆脱痛苦的呻吟。啊,那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只是用她的一只眼睛就能看透一切。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只有用心去观察和体验,才能深刻理解观音菩萨的伟大和慈悲。 注释: - 观世音: 观音菩萨,全称“观世音菩萨”
诗句原文: 今日都无病,持杯得自如。 空行万里路,枉读一生书。 可奈多魔障,真当弃腐馀。 休官十六载,此计未全疏。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今天都没有生病,可以自由自在地饮酒作乐。 虽然身体康健,却空走万里路,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无奈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困扰,就像被疾病缠身一样。 曾经为了功名利禄而努力学习,但最终却是徒劳无功。 已经退休十六年了,但心中仍有未尽的计划和愿望。 译文: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作品赏析和评析: 1. 诗句解读: - 萧梁宗补阙,弃官为头陀。:萧梁时期的宗补阙选择了放弃官职,成为一位出家人。 - 一篇息心铭,至今犹永歌。:一首关于修行的诗歌,至今仍被传唱,表达了对修行的赞美。 - 不爱紫绶黄金带,不爱雕鞍白玉珂。: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不留恋物质享受。 - 草椽布衲,一筇一蓑。:简朴的生活,用草编织的屋檐和粗布衣物。 -
【注释】:糟姜:用糯米和生姜发酵而成的酒。桕烛:指桕树的果实制成的蜡烛,也称“桕子”。茶:这里特指茶油。瓯:茶具。 【赏析】:此诗为《寒夜》组诗之一。诗人通过描写一个清寒的夜晚,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首句写酒、写茶,都是以物喻情。三盏糟姜酒象征着人生的欢乐时光,一瓯桕烛茶则代表着人生的痛苦与艰辛。第二句中“一盏”一词,更突出了生活的艰难。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今日都无病,沉吟算此生。誓将全晚节,懒复问脩程”意思是:现在身体都很健康,没有什么疾病,可以安心地思考自己的一生了。我要保全自己晚年的清名,不再问及仕途上的事情。 “畏事防忧患,收心入老成。近时学康节,更敢竞时名”的意思是:我担忧的是怕有事情发生,忧虑祸患的到来,所以我收敛心神,进入老成的境界;近来又学习康(王)节
丙申年重阳节前后,作者因今日没有生病而创作了一首诗。诗的内容如下: 今日都无病,黄花酒一觞。 - 今日都无病:今天大家都没有生病,这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满足。 - 黄花酒一觞:黄花酒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酿制的酒,这里用来形容酒色如黄菊一般清澈、芬芳。一觞表示酒杯中的酒量,也体现了诗人饮酒的豪迈之情。 登临怜老者,风雨过重阳。 - 登临怜老者:诗人登上高处
十里方诸影绿鬟,空蒙潋滟一窗间。 天河不洗读书眼,未可同君上此山。 注释:在十里外的地方,有座山峰像绿头发一样映入眼帘。窗户前空蒙的水波如镜面般平静。虽然银河没有洗涤我那渴望知识的双眼,但还不可与你一同来到这美丽的山顶。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思念之情。首句“十里方诸影绿鬟”以形象的比喻和细腻的语言勾勒出远山的轮廓和颜色
【注释】: 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竿:细长条状物。 燕:燕子。雏:幼鸟。 卖花担上见菖蒲:在卖花人的担子上有菖蒲。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诗,写端午节时卖花人担上出现的菖蒲。 第一句“年年节与物相符”,是说每逢端午佳节,人们都会买些粽子和艾叶来庆祝。这里“节”指端午节;“物”指事物、物品。第二句“笋已成竿燕欲雏”,是说端午节时节,竹子已经长得挺拔,燕子已经孵出小燕了
【注释】 (1)新城:指徐州。 (2)阎徐:阎,阎叔;徐,似之。 (3)过中州:过洛阳。 【译文】 趁着潮水稍缓时,我让船只缓缓地转了个身,不白白地在湖光山色中停留了十日。 喜的是得到阎、徐二学士的佳诗传扬。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友人归徐州而作。诗人在船头迎风而行,乘着顺风,把船稍稍掉转了一下,就继续前进。他想到友人留连湖山十日,心中不免有些依依不舍。但转念一想,既然友人有这番雅兴
注释: 十六回更,指的是农历的十六日。癸丑年,指的是唐穆宗的长庆元年(821年)。春,指春天。兰亭,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建康兰亭举行酒会后,为纪念这次盛会而修建的一个园林式别墅。本,原本、本来。良易人难学,意思是说书法学习起来很容易,但要达到很高的水平却很难。聊喜他乡见似人,意思是说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见到了像王羲之这样的书法大师,我很高兴。 赏析: 这首诗是陈正之对兰亭的赞美之情
西湖处士骨应槁,不复龙蛇看挥扫。 是谁招此断肠魂,竹外一枝斜更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手法,如“西湖处士”和“竹外一枝”等,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 西湖处士:指北宋诗人林逋(bū)。 - 龙蛇:古代常用来形容书法或文风流畅有力
注释: 1. 悠悠:漫长。 2. 谁到百年身:谁来度过百年之身。 3. 薪:柴火。 4. 棺内棺前:棺材内部和棺材外部。 5. 争几许:争夺多少。 6. 挽郎:挽歌的歌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丧事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感慨。首先,作者通过“悠悠谁到百年身”表达了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接着,“百万杭民一聚薪”描绘了人们聚集在一起哀悼的情景,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