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
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欲作空门补处人”:
  • 注释:“补处人”指的是禅宗中修行至高境界的僧人,被视为佛法的最后传承者。
  • 赏析:此句表达了郑生对成为一位真正佛法传承者的愿望和追求。
  1. “如何头上裹头巾”:
  • 注释:“头上裹头巾”形容的是出家人通常剃度后的样子,即“头巾”。
  • 赏析:这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出家后的外在形象与内心世界的反差,突出了修行者在世俗中的不易与内心的坚持。
  1. “曹溪一夜传衣钵”:
  • 注释:“曹溪”是禅宗的一个重要地点,而“传衣钵”是指传授衣钵,即袈裟和法器的传递仪式。
  • 赏析:此句可能指的是郑生在某一重要时刻,如重要的宗教节日或重大事件时,得到了重要的传承。这代表了他修行的重要里程碑。
  1. “元是当年行者身”:
  • 注释:“行者身”指的是行者(修行者)的身体,即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佛法的行为。
  • 赏析:这句话表明郑生不仅仅是口头上谈论佛法,而是真正地将其付诸实践,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佛法践行者。

译文:

寿昌郑生入天目山礼僧
想要成为那最后的佛法传承者,却在头上裹着头巾。
曹溪之夜,我获得了重要的传承,原来我也是当年的修行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郑生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修行者和其追求佛法、传承之路的心路历程。从初入佛门时的疑惑和挣扎,到最终获得重要的传承和认同,郑生的经历反映了许多修行者的心路历程。通过这种自我反思和内省,诗不仅赞美了佛法的深邃和修行者的努力,也提醒读者珍视内心的平和与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