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
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

《问西湖》译文与赏析

原文:

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
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

注释:

  1. 西子:指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因其美貌被赞誉为“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2. 旧日繁华:昔日的繁荣景象。
  3. 渐欲无:逐渐消失殆尽。
  4. 坡仙:苏轼的别称,苏轼曾写过一首《赤壁赋》,其中“东坡”即指苏轼。
  5. :古代一种预言性的书文或图象,通常含有吉凶之意。
  6. 捧心国色:比喻美人如捧心的娇弱之美。
  7. 解亡吴:解除了吴国的危亡。

赏析:

《问西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表达了对西湖美景和历史人物西子形象的感慨与思考。首句通过对比西湖的美和历史上著名美女西子的美丽,展现了古人对于美的追求及其变迁。第二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一种忧虑,即曾经繁华的西湖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第三句则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苏轼的诗歌《赤壁赋》中的“坡仙”,即苏轼本人,其诗作带有预言性质,暗含着某种未可知的征兆或预示。最后一句则通过对“捧心国色”这一形象的描述,表达了美人柔弱而美好的特性,同时也隐含着美人能够改变局势,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意思。整首诗既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及人物命运的深刻感悟。

《问西湖》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历史、文化、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和评论,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历史观,以及他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敏锐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