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已无花柳欲陈,秋风飒飒水粼粼。
湖山惨淡西施老,细看终于胜丑人。
【注释】
荷:指荷叶,这里借代荷花。
无花:荷花已凋谢,不再有花。
柳欲陈:柳枝将要枯萎。
西施老: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美女)因长得很美,后来被称为“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里借指西湖。
胜丑人:胜过丑女人。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是诗人在杭州西湖赏秋时所作。诗写八月湖山景色的凄冷萧索,以西施比景,暗寓伤春之情。
首句“荷已无花柳欲陈”,描写了初秋时节,荷尽而莲残,绿荷已无花,枯柳即将凋零,暗示着季节的变迁;第二句“秋风飒飒水粼粼”,则描绘了秋风吹过江面,波光粼粼,风声飒飒的景象。
第三句“湖山惨淡西施老”,则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情寄望。他希望西湖能像西施一样,虽老仍美如昔。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西湖之美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逝。
尾句“细看终是胜丑人”,则是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刻反思。他明白,尽管西湖之美已逝,但只要人们能够欣赏并珍惜眼前的美丽,那么无论何时何地,西湖都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