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知秋深,衾薄无浓梦。
梦断复不眠,寒气夜已纵。
幻虚成诸有,谁实神其用。
积惨以消之,化工似好弄。
东家生育喜,西舍哭泣痛。
鸿荒考妣初,万代几宾送。
释氏寂灭乐,此理未必中。
浩然思无涯,雨鸣鼓钟动。

【译文】

何以知秋夜深,被衾薄无浓梦。

梦断又不得眠,寒气已到夜未尽。

虚幻成诸有,谁实神其用。

积压惨痛以消之,造化似好作弄。

东家生育喜,西舍哭泣哀。

鸿荒考妣初,万代几宾送。

释氏寂灭乐,此理未必中。

浩然思无涯,雨鸣鼓钟动。

【赏析】:
此诗共三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全诗写景叙事并结合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深沉的思考及感悟。

首二句“何以知秋深,衾薄无浓梦”,直接进入主题,表达对秋天的深深感触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活的感慨。“何以知秋深”问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深切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生命等现象的深刻思考。“衾薄无浓梦”是对前一句的回答,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两句“梦断复不眠,寒气夜已纵”,“梦断”与“寒气夜已纵”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寒冷之中无法入睡的痛苦之情。这种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接着四句“幻虚成诸有,谁实神其用”,“幻虚”与“谁实神其用”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虚无之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幻虚”是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认识,而“谁实神其用”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六句“积惨以消之,化工似好弄”,“积惨”与“化工似好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困境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命运的深深无奈。“积惨”与“化工似好弄”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一方面是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另一方面又是对命运的深深无奈。这种矛盾正是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人生的深刻反思。

再接下来两句“东家生育喜,西舍哭泣痛”,“东家”与“西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家庭,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家庭的生活状态的深刻观察。“生育喜”与“哭泣痛”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方面展现了生活的欢乐,但另一方面又揭示了生活的残酷性。这种反差既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生活的矛盾反思。

接下来八句“鸿荒考妣初,万代几宾送”,“鸿荒”与“考妣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的感慨以及对祖先的深深怀念。“考妣初”与“万代几宾送”之间形成了一种时空的跨越,一方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另一方面又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这种跨越既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释氏寂灭乐,此理未必中”,“释氏”与“此理未必中”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思想的深刻反思。“释氏”与“此理未必中”之间形成了一种哲学上的碰撞,一方面展现了佛学的深邃与博大,另一方面又揭示了人生的本质与真相。这种碰撞既是对佛学思想的理解与反思,也是对人生本质的深度探索。

整首诗歌通过对四季变换、生活琐事、历史变迁、人生百态以及佛教思想的深入探讨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及感悟。这种思考及感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又有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与同情;既有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与欣赏,又有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