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时。
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
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
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
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
侪彼枫落生,吾欲镌此疵。
秋晚杂书三十首(其一)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时。
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
注释与赏析:
-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时。
- “六经”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如《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衡》。
- “天日月”比喻这些经典著作如同自然界的日月星辰一样永恒不变、普照万物。
- “诸子”则指儒家之外的其他学派,这里比喻它们就像四季更替一样各有特点。
- 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
- “班”通常指的是班固,他是东汉的史学家。
- “奇文”意味着独特的文学或学术成就。
- 这表明历史文献,特别是班固的著作,具有非凡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见解。
-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
- “蔚宗”是指东汉末年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蔡邕,他的成就被后人广泛赞誉。
- “踵武”表示继承和效仿。
- “语有文无之”可能是指某些作品虽然语言优美,但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或深度。
-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
- “小宋”可能指的是宋代的一些学者,他们致力于对经典文献的注解和校勘。
- “新唐”可能是指新的版本或注释。
- “宵寐规”意味着夜以继日地工作。
- 这句话反映了一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可能没有理解到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
- 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
- “艺”在这里指的是技艺或方法。
- “李杜”分别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
- “卑”意味着轻视或低劣。
- 这句话批评了一些学者将文学作品仅仅当作技艺来传授,这种态度是不够尊重和重视文学本身的价值的。
- 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
- “遗集”指的是作者生前未完成的手稿或遗作。
- “一览不再窥”意味着一旦阅读了这些遗作,就再也无法隐藏自己的好奇心,想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 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些未完成作品的敬畏和渴望深入了解的心情。
- 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
- “韩柳”分别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
- “咀嚼”意味着深入品味和消化。
- “无厌期”意味着无止境的追求和享受。
- 这句话强调了对韩愈和柳宗元作品的深入研究和欣赏,以及这种研究过程的无尽乐趣。
- 侪彼枫落生,吾欲镌此疵。
- “侪彼”意味着与他们同等。
- “枫落生”可能指的是秋天的景象,或者用来形容人的衰老、凋零。
- “吾欲镌此疵”意味着我想要揭示和纠正这些作品的缺陷或不足之处。
- 这句话表达了对作品的批判精神和追求完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