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地虚天渺何许,芒鞋未往意先飞。
山中叱石初平隐,月下吹笙子晋归。
不死真人千劫在,无垠浊世一尘微。
何当日咽丹池水,长共寒猿啸月霏。
【注释】
清地:清静之地,指仙境。次韵袁提学:即袁宏道的诗作。袁宏道(1568—1642):明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世称“公安派”创始人,万历举人,官至南京太仆寺丞。
芒鞋未往意先飞:“芒鞋”是草鞋的意思,这里指穿着朴素。“未往”是说没有去的意思。“意先飞”是指思想感情先于行动而飞腾起来。
山中叱石初平隐:“山中”指隐居的地方。“叱石”指大声呵斥岩石。“初平”是说刚刚平息。“子晋归”是指晋朝诗人陶潜《归园田居》中的诗句。
不死真人千劫在:意思是神仙不死,千世万世都存在。
无垠浊世一尘微:意思是无边的浊世就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
何当日咽丹池水,长共寒猿啸月霏:意思是何时能喝到神仙炼丹的池水,永远与寒猿一起啸叫于月下。
【赏析】
这首诗是袁宏道对友人的酬答之作,表达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幽远,富有哲理。
首联写诗人想象自己来到了一个清静的境界,那里的天地虚无缥缈,令人神往。然而,诗人并没有立刻陶醉其中,而是先想到了自己的使命——去实现心中的理想。这种由外及内的转换,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深度和境界。
颔联写诗人在山上呼唤巨石,希望它能平息下来;而在月光下吹奏笙箫,似乎又有仙人归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仙山月夜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渴望。
颈联进一步展开,描述了仙人的不朽形象和世俗世界的渺小。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也反映了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尾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喝到神仙炼丹的池水,与寒猿一起啸月长啸。这里的“月霏”可能是指月亮落下时的光辉,也可能是指月亮下的景色,总之,它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它也反映了袁宏道的个性特点和审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